南方文交所是为数不多,并没有推出“艺术品份额化”的文交所,成立两年多来,有条不紊地推出令人啧啧称奇的措施,如“岭南艺术品走出去工程”、“岭南文化艺术品保真溯源数据库”等。其不但在短时间内开设广州、佛山南海、梅州、东莞等四家艺术品商店,今年下半年更涉足网络媒体,与大粤网合作开设“收藏频道”。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总经理张志兵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用“立体市场营销体系”来形容南方文交所的营销战略。他强调,谁先抢滩这一片潜力巨大艺术品市场的“蓝海”,谁就能占领先机,谁就是行业的先锋!
推出艺术品保真与梅摩指数丰富经营模式
记者:记得在两年前,你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南方文交所主要经营文化产权交易、文化企业的投融资服务、文化产品的技术创新三大板块业务,时隔两年,这些业务有变动吗?
张志兵:南方文交所自2010年成立以来,就确立了以国有文化企业产权、版权交易为核心、岭南文化艺术品交易为特色,着力打造立体市场营销体系,将专业板块与区域服务中心相结合的业务发展模式。作为广东省唯一一家省级文化产权交易平台,南方文交所两年来一路将自身牢牢定位于“为平台参与者提供交易机会的服务商”,开创了不少新模式。像“岭南文化艺术品走出去工程”、岭南文化艺术品保真溯源数据库、梅摩-岭南艺术品指数,以及今年下半年将与大粤网合作的收藏频道等,都是近来重点发展的新项目,在广东乃至全国的文化产业领域都极具先锋作用。
记者:去年起就推出的艺术品保真业务,反响如何?文交所是如何为艺术品提供保真措施的?
张志兵:南方文交所一直致力于担负艺术品保真的公信平台的作用,2012年6月5日,在广东地区首次推出“艺术品保真保值”交易平台,并向公开发售第一个交易产品——“赵少昂原创107幅中国画作品”。该交易平台对艺术品市场价值做出相对准确的评估,同时通过提供担保、回购等措施,保证投资者的利益免遭损失。而保真溯源数据库,正是在此交易平台基础上的延伸。
目前,南方文交所在完成另一套“梅摩-岭南艺术品指数”体系建设,打造岭南艺术品市场价格风向标。首期选取了20位岭南画派画家,对其作品及画家本人的市场行情进行分析,其中包括第一代“二高一陈”;第二代“岭南四家”关山月、黎雄才、杨善深、赵少昂;以及杨之光、林墉、方楚雄、许钦松、周彦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活跃在广东的名画家。梅摩-岭南艺术品指数由南方文交所发布,将在广东省主流媒体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理财周报等平台上发表。梅摩-岭南艺术品指数每半年发布一次,梅摩-岭南艺术家指数则不定期发布。通过梅摩-岭南艺术家指数,逐步使之成为岭南艺术品市场价格的风向标。该平台预计明年将发布第一批数据。
推出网络“收藏频道”“立体营销”成形
记者:文交所在艺术品经营方面,拍卖与展览等动作非常活跃,而在艺术品商店方面,截至今年9月,也开设了广州、佛山南海、梅州、东莞等四家,这些传统的交易模式反映了文交所怎样的经营战略?
张志兵:这是南方文交所2013年“立体市场营销体系”的组成部分。就是让“文化走进民生”的重要市场布局。随着粤东、梅州、佛山区域分中心的建设完成进入运营阶段;钱币中心:广州文物商店、南海艺术实体店、东莞艺术商店均已正常营业。随后,又增加三个新的专业板块——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中国书画交易中心、城市文创中心三大专业中心正式挂牌,标志着南方文交创新业务模式的步伐加快,南方文交所创建的以南方文交所总部综合性功能平台为核心,以各区域中心和艺术品商店为结合、网络为覆盖的“立体市场营销体系”已经成形。让消费者享受到家门口的文化产品和专业服务,让文化在民众中“生根发芽”。
记者:能否分享一下文交所经营上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张志兵:最重要的还是创新。消费者的文化艺术消费需求高涨的今天,市民对艺术收藏和投资的关注度日益高升的现在,艺术品市场的大环境也在盘整中发展,蓄势待发。谁先抢滩这一片潜力巨大艺术品市场的“蓝海”,谁就能够占领先机,谁就是行业的先锋!
尤其互联网、电子商务高速发展,南方文交所也在积极建立立体式的多媒体宣传与营销平台。打造岭南文化艺术品宣传推广平台,也是岭南文化艺术品“走出去”工程的重要抓手之一。今年下半年南方文交所的工作重点之一,即是与大粤网进行深度合作,开发面向收藏品普通消费者的“收藏频道”。
市场是产品和服务评价的最好标准
记者:去年12月,来自北京、天津、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18个省、市、自治区的26家文化产权交易平台机构齐聚三亚,共同发起成立第一个全国性文化产权交易行业自律组织“全国文化产权交易共同市场”,并选举广东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为轮值主席单位,这样一个组织对文交所的发展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
张志兵:推动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发展和繁荣、推动各成员单位诚信自律、协同创新、聚合分享、发展共赢是这个组织的宗旨,是主动服务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国家战略。这个平台是为更多的文交所提供深入探讨如何发挥共同市场体系作用的,努力探索一条市场化的道路。
南方文交所的优势,即是逐步做好五个事情:一、建立一个立体营销网络体系;二、建立一个权威的认证机构;三、打造一个艺术品指数;四、建立一个基金运作平台;五、发挥自身报业传媒背景优势,建立一个综合的宣传传播渠道。
记者:您在2012年的“全国文化产权交易共同市场”上曾提出,文交所应该回归本位,做独立的第四方平台,而怎样把资本和文化项目有效地对接起来,是当前文交所的要务,能具体谈一下吗?
张志兵:首先,关于第四方平台应该怎么理解呢?就是除了交易双方和中介之外,它只是提供公共平台和维护资产公共秩序和规则制定等。至于资本与文化的融合,要从这些方面去理解,任何一个产业需要发展,必定需要资本的大力支持。那么,怎样才能把资本与文化产业对接好呢?我们首先要看文化产业的一些特性,比如它的“轻资产性”,“价值判定难度大”,还有“价值衡量标准制定难”等等这些就决定了资产与文化产业对接的过程中会面临一些新的问题。由于文化产业交易的推广前期收益不大,但是市场总需要慢慢培育,具体的做法应该由一些有政府背景或者国有企业来带头担当,宣讲文化产业和凸显文化产业的一些价值。通常说,市场是产品和服务评价的最好标准。当一些文化价值或者无形资产得以通过交易来完成,就是文交所作用的充分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