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院校 > (图)清华师生拍摄非遗传承人 保留乡土中国记忆

(图)清华师生拍摄非遗传承人 保留乡土中国记忆

2014-01-17 10:49 文章来源:新京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千根村打扇鼓的妇女们。

近期,一本名为《四个中国人》的书引发关注。书中四个普通的中国人,既是农民,又有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身份:吕崇德在陕西华县演皮影,程宵春在浙江衢州打纸簾,高喜业在陕西榆林唱喜曲,池素英在河北赞皇跳扇鼓。

 

 

高喜业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雷建军率领梁君健、焦瑞青等人,与这些传承人共同生活,记录其生存状态,呈现出了普通中国人的质朴与快乐。他们的行动不仅引发人们关注农民,还突显了家庭教育的困境。

 

 

【关注原因】

农村文化存空白他们生活方式打动人

“白天他是化肥厂的一个工人,但回到家以后,他过着传统士人的生活,琴棋书画无所不能。”

在四个“非遗”传承人之中,雷建军和程宵春较为熟络,拍摄时,就住在程的家里。雷建军觉得,最打动自己的是程宵春的生活方式。“白天他是化肥厂的一个工人,但回到家以后,他过着传统士人的生活,琴棋书画无所不能。”雷建军解释道。

事实上,程宵春虽然知识不多,但他是一个很有文化的人。除了琴棋书画,他还会吹箫,在院子里养花,“他们家的盆景自己动手做,兰花自己去挖,观赏鱼自己去捞”,“是那种让你重新了解农民生活状态的一个人”。

程宵春还是一个吃货,不是追求山珍海味,而是不时去挖野菜,“他植物的知识非常丰富,什么野菜能吃,能治什么病,有什么作用,他都很清楚。”

这样丰富多彩的生活,书中其他三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对于焦瑞青来说,她所拍摄的池素英带给自己的触动,来自对扇鼓的巨大热情。“冬天晚上特别冷,她们在户外打扇鼓,那种热情,你都难以想象。”焦瑞青说。她觉得,农民们的生活简单而快乐。

在雷建军看来,四个“非遗”传承人都是农民,但每个人保持着农民的底色,业余生活具有多样性,能给人带来启发。不过,在经济大潮泥沙俱下之时,变化已经不可避免。“从农民变成农民工,他就没有这样丰富的精神生活了,手机里也许存着三级片,即使不外出打工,手机、电脑等也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雷建军对记者说。

“社会土壤已经变了。你想让‘非遗’回归以前红火的状态是很难的。”焦瑞青说:“时代的潮流是不可挽回的,但是我们可以多做一些记录和研究的工作,让更多人知道和关注它。这样可能也会给它一些生存的土壤。还是需要更多专业人员,能够更多关注农村,和农村人互动,从而产生城乡之间文化的交流,能够弥补农村文化的短板。”

 

 

【反思困境】

家庭出现问题社会就会出现问题

拍摄纪录片前,焦瑞青对扇鼓却没有多少了解。家里有田地,但她很少干农活,对家乡的非遗项目基本没了解过。

四个“非遗”传承人之一的池素英是河北赞皇人,焦瑞青与她是老乡,但在拍摄纪录片之前,焦瑞青对扇鼓却没有多少了解。赞皇较为贫困,在焦瑞青小的时候,父母就教育她要努力学习,“去城市里过体面的生活”,家里有田地,但她很少干农活,“社会上的事情也很少接触”,对家乡的“非遗”项目基本没有了解过。

“要不是拍毕业作品,她都不了解扇鼓这个事。”说完,雷建军笑了笑。在雷建军看来,出自农村的年轻人再也没有可能拥有像这些“非遗”传承人那样丰富的生活,商业时代、信息社会对他们的影响不可逆转,“即使施加强大的外力,原来的生活方式也很难维持下去”。

这被认为是中国整个教育体系出现问题的结果。四个“非遗”传承人的生活方式,都是在家庭教育里完成的。

“但是,如今的家庭教育变得非常功利,再也不让孩子学习这些看起来没用的东西,真正的问题在这儿。”雷建军说:“如果家庭教育不恢复,或者说父母还是用功利的方式去对待孩子,把家庭教育办成社会教育的话,想要拥有这样丰富多彩的生活,过快乐的人生,基本上没可能了。”雷建军说。

在这一境况下,雷建军组织拍摄“非遗”系列纪录片首先是为了留存相关的历史文化记忆,其次,希望能引起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展开反思。雷建军认为家庭教育是我们最应该反思的:“家庭是社会的基础细胞,如果这个细胞出现问题,而大家都没有意识到,那社会整体就会出现问题。”

通过拍摄,焦瑞青有所反思:“我开始对农村有更为亲切的感情,父辈身上很多东西都值得我尊重、学习。现在来看,农村能滋养我,说得文艺一点,不踩踩农村的泥土,心里面就不踏实。”

 

 

【活态传承】

吸引外界关注提供平台与机会

比如唱皮影戏的艺人,把他们集中在在城里演,这样就失去了农村的土壤,农村人也渐渐把他们忘记了。

《四个中国人》一书是纪录片拍摄之外的一个“独立产物”。2006年,雷建军创建清影工作室。第二年起,工作室开始投入以“非遗”为主题的纪录片拍摄工作。经过几年的拍摄,雷建军发现了一个问题,“一些理性的思考没有办法放到纪录片当中”,于是,他们用文字的形式对纪录片中的人物展开了记录和探讨。

近年来,政府对于非遗的保护政策频出,还颁布了《非遗法》。但雷建军觉得“非遗”的保护现状仍不太乐观:“如果保护不得当,‘非遗’变成遗产了,保护着保护着就死掉了。我举个例子,比如唱皮影戏的艺人,把他们集中在一个地方,只能在城里演,这样就失去了农村的土壤,天长日久,农村里的人也把他们忘记了,这个东西就会慢慢消失。”

在乡村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走向衰微之时,在家庭教育功利化而问题频出之时,雷建军用纪录片、文字的方式引发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关注,积极引入商业操作,希望在不破坏“非遗”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活态保护。

“如果商业的力量不可阻挡,你是不是可以利用它?商业的力量可以把宣纸变成没法用的烂纸,我们有没有可能用商业的力量去保护、去制作好纸?”现在,雷建军的团队已经开始行动,他们不干预制作过程,只是和“非遗”传承人展开合作,“目前已经有朋友提供了资助”。

而在焦瑞青看来,任何一种非遗形式都随着时代在变化,如果能够被外界纳入,就有可能活下来,扇鼓的现状之所以能相对好一些,原因也在于能够与新生事物融合。“他们需要一些机会和平台。”再有就是资金和外界的认可,“哪怕有个锦旗,要求他们出来演,他们就会很高兴,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

做纪录片项目本身需要经费,这在雷建军看来不是大问题,“我们没有什么大的困难,通过自己的朋友或者课题经费来做,好歹成本低,所以这么多年一直坚持着。”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