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英国画家钱纳利和澳门的缘分

英国画家钱纳利和澳门的缘分

2014-03-11 10:50 文章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澳门林荫处处的白鸽巢公园旁,有一处“新教教堂和坟场”,是当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物业(1841年)。至今这里长眠着162位不同国籍的人,英国画家钱纳利(GeorgeChinnery)也在其中。

钱纳利于1825年来澳门,那一年他刚好50岁。自此,他在澳门一住就是27年,直至78岁于此终老。期间或去广州,或去香港,只作短暂停留。鸦片战争前后,钱纳利曾随友人离澳“避难”。1840年之后,香港开埠,商贸地位逐渐取代澳门,钱纳利又和很多在澳门居住的外国人一样,往香港寻求更多生机。但只在香港住了半年,他又回到澳门长住。这一次,该是27年中钱纳利离开澳门时间最长的一次。钱纳利对澳门有着其他地方不可取代的深深眷恋。

朋友中历斯喜欢流连坟场。有段时间,我也不止一次造访白鸽巢公园旁的这个古老坟场。中国的第一位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在这里,新教教堂指的就是这座简陋得不到十排座位的马礼逊小教堂;当然地下睡着的还有声名显赫的钱纳利。澳门有句古老谚语:“喝了亚婆井的水,就忘不了澳门。”用于长眠于斯的他们身上,再恰当不过。

我不懂美术,不敢妄加评说钱纳利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和价值。澳门政府在1974年举行过钱纳利诞辰200周年的纪念活动,重修其墓,分别用中、葡、英三种文字记述了他的生平,澳门没有忘记他!此后又一个20年(1995年),澳门青年画家兼美术史研究者陈继春写了一本《钱纳利与澳门》的书,让我有机会了解钱纳利的故事。

至今在英国可见的档案中,钱纳利的身份是“肖像画家”。那时流行肖像画,尤其在达官显贵的阶层;有时也用作人情交往——掏钱为朋友请画家画像。请画家画肖像所费不菲,因而钱纳利作为“肖像画家”的收入颇为可观。长居澳门之前,钱纳利以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肖像画家身份前往印度工作(1802年),那时身处印度的英国人,大都会请肖像画家画像,寄回英国,以慰亲人思念之情,等同于今天的照片功能。

对于钱纳利为何往澳门,诸多谜团中显得清晰的有两点,一是避债,一是避妻。也许是吸毒,也许是要供养在印度的私生子,入不敷出让钱纳利负债累累,避债他乡。看来,生活中的不幸,是上帝对成大器者的磨练与考验。天才的生活必得要糟糕透顶才成就另一端的辉煌。苏格拉底家有恶妻,成就了一个哲学家;钱纳利口中的妻子是个“丑八怪”,使他避之则吉,却是澳门之福!如果钱纳利和妻子朝朝暮暮,卿卿我我,那么至少澳门历史上就少了一位光彩可鉴的画家,今天的我们更无从看到当年澳门的面貌,包括大三巴烧毁前的原貌。

我想,当钱纳利离开印度往澳门时,生活于他是一团理不出头绪的乱绳子。当来到澳门之后,见此处风光绮丽,宁静怡人。职业使然,他游走于大街小巷,画南湾、画妈阁庙、画教堂、画贩夫走卒、画水上渔女,画着画着,他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澳门。他的画,细腻、流畅、准确,画出了时光凝注在一百多年前的澳门的灵魂。沧海桑田,今天的澳门,仍然宜步行、宜静观。钱纳利曾告诉我们!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