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东湖屈原像创作时间:1954年完成时间:1956年(原作)1979年7月(复原)作者:周桐、黄光益复原作者:谢从诗、陈国萍
东湖西北岸的行吟阁前有一座屈原雕塑,是东湖乃至武汉的显著标志。雕像于1956年建成,创作者为周桐与黄光益。1966年,它被“红卫兵”损毁,换成三位“工农兵”。直到1979年,因叶剑英吟的一首诗,复原屈原像才提上日程。
近日,记者拜访了老雕塑家杨林与复原者之一、雕塑家谢从诗,他们向记者讲述了东湖屈原像从建成到重生的故事。
让雕像成为东湖的“主角”
据杨林考证,1950年12月,中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将东湖辟为城市风景区。次年2月,在时任东湖风景管理处副处长万流一的主持下,行吟阁、屈原纪念馆、朱碑亭、长天楼等人文景观相继建成。但万流一仍觉得风景区缺少“主角”,他提出设想,在东湖行吟阁前立一座屈原雕像。
1954年,年轻雕塑家周桐被推荐到东湖雕塑室,与同事黄光益一起开始屈原像的创作。1956年,屈原全身像完工,矗立于行吟阁前,与其形态相同的胸像被安放在屈原纪念馆门前。
泥稿曾获首届湖北美展三等奖
1956年10月,周桐与黄光益的雕塑作品《屈原像》(全身像和胸像)入选湖北省首届美展,获三等奖。获奖作品正是东湖屈原像的小样泥稿。
杨林回忆,多年前周桐曾对他谈起,自己设计屈原形象煞费苦心。“他夜以继日地思索,揣摩着屈原被流放之后忧国忧民、悲愤难抑的情绪,表现他漫步沙渚、行吟泽畔的神态。”周桐构思了几种样稿,还曾到中南美专邀请同行座谈。
谢从诗评价,这件作品代表了那个时代创作的高水准,“屈原面容凝重,行吟的姿态精准,衣褶向后飘动,好像被湖上的风吹起,与周围的环境与特定的情境结合得非常好”。
反“四旧”时被“工农兵”替下
1966年5月,“文革”反“四旧”,屈原像被红卫兵砸毁,换上“工农兵”雕像,“行吟阁”改名为“红旗阁”,屈原纪念馆也被毁坏。因为“工农兵”有三位,原有的台基容不下,再造者只好将台基包裹一圈水泥,使其顶面面积增大。
周桐曾向上级建议,湖边风大,屈原像的基座一定要厚实,西方的雕像也都是这样。这句话成了他崇洋媚外的罪状和证据,他也因此被打成右派。
谢从诗回忆,“文革”之后,东湖景区曾想过复原屈原像,但怕犯政治错误,谁也不敢下令拆除“工农兵”。1979年4月,叶剑英游览东湖,行至行吟阁时,提笔作诗:“泽畔行吟放屈原,为伊太息有婵娟。行廉志洁泥无滓,一读骚经一肃然。”正因此诗,重建屈原像被提上日程。
当月,根据市委指示,为迎接日本大分市代表团来武汉(东湖)参观,东湖雕塑室的谢从诗与陈国萍承担了恢复屈原雕像的工作。“工农兵”像随后被爆破拆除。
依原作头像复原全身
重建屈原像,参考资料只有一张原作正面照,后来又在梨园梨树林中找到屈原胸像的头部残块。谢从诗等先用泥巴复原了头部,由此推测,还原了屈原的全身,再依据炸开后裸露的原台基宽度,确定了人物跨步步幅。谢从诗透露,相比原作,复原后的“屈原”头身比例由1:7变为1:8,身材更加高挑,更符合人物的气质。
“只有3个月时间,任务相当紧迫。”谢从诗说,为了如期完工,他与陈国萍夜以继日地工作,陈国萍还因此胃出血。1979年7月初,屈原像复原完成。作者认定曾起争议
2012年3月,《武汉春秋》总第93期上,马肇刚撰文《黄景贤与武汉现代早期的城市雕塑》,文中称:“武汉东湖屈原雕塑像、运动员、大象,汉口中山公园的天鹅池组雕、少年足球石雕像皆为青年雕塑家、印尼归国华侨黄景贤精心创作。”
文章刊出后,引起知情者的质疑与指责。雕塑家杨林、谢从诗、程林森以及周桐家属等知情者纷纷拿出证据,证明这篇文章的内容并不属实。2013年2月,杨林在《武汉春秋》发文《周桐与他的东湖屈原雕塑》,对马文进行驳斥。马肇刚一直保持缄默。
杨林认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批判“个人主义”,公共艺术作品不允许署名,之后对公共雕塑作者的史料整理工作缺失,老雕塑作者的认定易生争议。他们呼吁,尽快建立公共雕塑署名机制,让雕塑家得到应有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