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许江:写作是未竟之事(图)

许江:写作是未竟之事(图)

2014-03-28 13:44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许江

我出身的家庭可以称是教师之家。我父母一生都在教室岗位上辗转,虽生涯波折,颠沛流离,却始终诲人不倦。大约三岁的时候,我已经会背唐诗百首。那时有客人来,常拉我当场测试。幼年的强记与模仿,总是父母脸上的光彩。但和许多少年一样,我对这类读书并无多少兴趣,唐诗百首很快忘却,读书的习惯也未养成。直至我11岁那年,正值“文革”大批斗时期。有一天我放学回家,发现家里正被红卫兵查抄。我低头站在一旁,目睹蓦然而至的劫难,发现地上有两本小书,是“朝花文丛”一类的小读本,一本是中国的短篇小说集子,一本是都德的《柏林之围》。我抬脚把小书踢到床底。待红卫兵走后,我把书找了出来。

我跑到山腰的竹林中,独自把书读完。这两本小书正是日前父亲让我阅读的,我却懒得动,但此刻我充满着渴望。家为什么被抄,我不知道,但这两本几乎失而复得的小书却让我的生命第一次懂得珍惜。抄家的羞辱令我伤心,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已成“坏人”,唯有这两本书却成了灭顶之灾来临时的渡筏。我开始读这两本小书,如同饥渴者吮吸着甘露,一边带着现实的感伤,一边又被书中的世界所感动。清代名儒况周颐说:“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我生平第一次认真地阅读,竟是这般万不得已。那两本小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茹志鹃的《百合花》中的小战士和都德的《柏林之围》中的老军人。两个受过战火洗礼的人最有故事。多少年后,我在柏林碧塔尼亚艺术中心驻地创作的时候,每天晚上行走在柏林的大道小街,我都会想到那位固执而骄傲的老军人。这是我关于世界想象的初历,它让我在那场风雨中多少都获得了一丝信心。

“文革”催生了我初次的阅读,并赋予某种传奇的色彩,同时,也让我在心灵深处感受到书的力量。我把书看得很高,把写作看作一份了不起的心灵工作。所以,尽管我在“文革”中(尤其在知青之时)读过大量小说,尽管在中学和大学时期我也写过不少自由诗,尽管我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就进行美术创作并不断争取参展和发表,但我从未想过要出书。这主要是因为我内心的怯懦。初次阅读的万不得已让我从此把书看作一份拯救,把阅读看作一种自救的历程。我始终怀疑,自己可能写好这样一本书吗?

 

 

2000年,我在筹备上海双年展的过程中,遭遇诸多上海往事。那届上海双年展的主题是“海上上海”,正逢上海美术馆迁往过去的上海跑马厅。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给上海打上国际都会的沧桑烙印,作为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移民之城,上海充满了传奇。往昔殖民者的马会俱乐部成为城市的美术馆,那历史的记忆思痕斑驳,格外令人揣想无限。那几年,我画了一系列的大上海的历史风景。我仿佛从历史的苍穹俯望这座大城的往昔,从曾经的城市地标和肌理中感受岁月云烟,并用硅胶制作的手掌与手背表现某种历史的博弈。双年展过后,我把绘画和阅读的感受写下来,自费出了一本小册子,题为《上海蜃景》。我写下了对于上海今昔的扑朔迷离的感受,那文字也同样记录了我书写的怯懦犹豫之感。直至今日,我都怀念这本小册子。那时黄浦江东岸的楼群远未如今日这般稠密而高耸入云,浦西的高楼也未能在外滩的天际线上重构一道城市轮廓,上海世博会更是遥远之事。筹备双年展的过程中,我有机会登上南京路和外滩的几座名楼,从窗口亲见过去在老照片中反复看到的景观。我仿佛站在历史的上空,见证这座城市历经磨难的气息,并从那里重复和反省曾经的目光。我领悟到真正的写作与绘画一样,永远是个未竟之事。我们一边书写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总以自己的方式书写历史,并把每一个人描绘其中,让我们从中领悟历史的命运。

后来几届上海双年展都与城市母体的命运变化相照不宣。持续十数年的双年展如若书写,它一边描绘这个世界,另一边又被世界的变迁所描绘着。作为双年展的策划者,我始终站在双年展中,我已然在这种历史的写作中。

于是,我有胆量出书。从2005年《一米的守望》和《视觉那城》出版至今,我已经陆续出了8本文集,《葵望》已是第9本集子了。这本集子分6个部分:“说葵”选辑了我数次个展的画册前言,倾诉一代人的心结;“葵殇”收录我以绘画感受力为核心的数篇文字,忧患与挑战兼备;“致葵园”则专门刊出我作为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从2009年开始每年毕业典礼与开学典礼的讲话,所讲俱是肺腑真言;“远望者”辑集数篇文化思考的文章,尤以上海双年展的反思为主;“藿风”选用了几篇随笔,希望全书的笔性有所轻盈,调子不至太重;最后的“群葵”,是我为众多师长师友所写文字的甄选。葵在我的画笔下是一代人的化身,我把诸多文字系在葵园之上,正是以葵心自许。葵望,葵园大地的远望,正可以借喻一代人的心灵瞻望,也可比兴一个绘画者的精神守望。

《葵望》会是怎样的一本书呢?这本身就是一份扰心的瞻望。无论如何,写作作为未竟之事,总让我们与世界之间从这里不断地出入往返,交相眺望。葵的收获与担当只在寄望未来,这是葵园大地年年岁岁的真消息。

(作者为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本文为其新作《葵望》序,略有删节。)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