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徐里:油画家的国画情结(图)

徐里:油画家的国画情结(图)

2014-03-31 11:02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徐里 
徐里

徐里,1961年生于福建,1985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中国文联、财政部、文化部“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组委会办公室兼创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作品连续入选第七至十一届全国美展。

本报记者冯智军

徐里28岁以一幅油画《天长地久》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后,又连续五届以完全不同的油画面貌入选全国美展,在油画与民族文化的融合上不停歇地探索,被詹建俊先生称赞为“这一课题自觉的实践者”。近年来,他用油画表现的“中国山水”系列,更是广受赞誉。近日在京举办的“徐里水墨艺术展”,展现了其在油画创作之外的另一种艺术面貌。

 

 

刚刚上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副书记、秘书长的徐里接受了《美术文化周刊》的专访。在短短一个小时里,他还收到近10个电话和短信,接待了三四批来访者,处理了几个亟待审核的工作文件。他抱歉地对记者说,别人可能无法理解美协工作这么繁忙,而这就是他的日常工作状态。

徐里介绍,今年适逢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有13个展区将会同步进行,这13个展区要筹备、初评、复评、开幕;还有几十项全国性的学术展览已经排上日程,而美协23个艺术委员会的各种活动和展览也需要协调,以及对外交流和国内的重大主题性美术活动、会员发展等等,“可以说忙不完,一上班,进了办公室就出不来了”。

在他的办公室里,张贴着两张画满标记的地图,一张是世界地图,一张是中国地图。两张地图上,密密麻麻地画满了线条,每一根线条的背后,就是他的一次行程,而每一次行程背后,又都留下了大量的作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也要画万里画。通过写生,把自己的想法、观念升华提高了。”对写生充满热情的徐里,就这样聊起了他的艺术创作。

美术文化周刊:你的日常工作状态需要的是严谨、条理,而回到创作时,又需要自由、放松的状态,你如何安排时间和进行这两种不同状态的切换?

徐里:作为画家,我只能把脑袋切换成两个。首先行政工作不能受影响,工作时间就是工作,要把事情处理好,把本职工作做好,不然对不住全国美术家的信任。工作之余,如果有一点时间对我来说就非常重要。我就像电闸的开关一样,马上要进入到创作的状态中,对于一般的画家,这可能很难想象。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工作。一个是要非常严谨,按部就班地把每件事落实好,一个是非常放松、自由、富有想象力,还要有灵感的创作状态。这两种状态有时是矛盾的,但可能是因为长时间习惯了用行政工作和艺术创作两条腿走路,所以才能做到这种快速转换。

另外,幸好我的工作与艺术创作也有一定的关联。一个人创作水平的高低,除了技巧之外,同经历、阅历、视野等综合要素也有关。我的工作,有很多是其他艺术家没有经历和感受到的,我平时看到的、思考的问题,在我的艺术创作中也是一种互补、充实。

 

 

还有对时间的把握。有些画家时间很多,但一年画不了几张画,因为时间太多了,就不一定珍惜时间。我的时间很少,就只能把有限的时间利用起来。在创作中比较有目的性,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哪些需要突破,所以效率相对更高。

美术文化周刊:你的创作,从早期西藏的“吉祥雪域”系列,到“永恒的辉煌”西域之旅系列,再到“藏密佛像”系列,一直到今天的“中国山水”油画系列,从风格上总是每隔几年就让人眼前一亮。就你的创作而言,追求的是什么?

徐里:我近些年的创作,在尝试不同的画种、不同的形式风格,但所有的变化都围绕着不变的主题,即我追求的中国精神、中国境界、东方神韵。

我原来学油画,接受的是西方的培训教育方式。而油画在中国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提出一个问题,即中国的油画家如果永远做西方艺术的学生、模仿者,一直追随在西方的各个艺术流派的阴影下,那中国的油画是没有前途的。

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但每个民族都有各自民族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质。所以,如何借助西方的油画,把中国的人文情怀,把中国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通过油画语言表达出来,尤其是把中国的审美价值、文化精髓表达出来,一直是我所思考的。

我从原来的“吉祥雪域”“永恒的辉煌”这些系列,到后来的“中国山水”系列,再到直接用中国画来表现,基本上是沿着这条路在慢慢地走过来。只是大家看到的表现形式有些不一样,但有些东西一路走来是没有变的。

美术文化周刊:你一直提倡中国传统文化,并在作品中努力传达中国的审美价值,这些探索在创作里应该如何把握?

徐里: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和表达方式,有很多经典值得我们去学习、传承和发展。艺术没有新和旧,只有高和低。艺术的发展,就是不断地学习、继承和超越。

 

 

一件好的艺术作品,要有地域特色,也就是我们说的民族特色,还要有时代特色。我们现代人画的东西不可能和古代人画的一样,我们这个时代有什么是需要我们去表现的,这对于我们艺术家来讲是很重要的。所以民族性、时代性,加上艺术家的个性以及对风格形式的追求,这三者如果能够结合得比较好,就可能画出比较好的作品。

讲很容易,但实践起来非常难。因为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留下的好东西太多了,怎么在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非常难。比如中国画,要讲究画家的修为、修养,境界,所以不仅要研习书法、文学、美学、哲学等相关知识,还要能作诗、作词等。现在能达到这一标准和要求的,少之又少。每一个时代真正优秀的艺术家,能够称得上大师的艺术家少之又少,这不是靠自封的,而是要让历史来检验,让时间来证明的。是不是能够传承古人又能够引领未来,每个时代都是在向前发展,这种发展不是革命性的,也不是断层性的。

美术文化周刊:你刚刚展出的水墨艺术,展现了你在油画与漆画之外的另一种艺术风貌。作为一名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油画家,为什么又开始转向了中国画的创作?

徐里:作为中国的画家,如果对自己的文化研究得少,显然对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会有缺憾。我虽然受的是西式教育,学的是油画,但我很想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人画中汲取营养,从中找到一点突破。

2004年我开始跟随吴悦石老师学习国画,他的国学修养、理论水平、绘画表现力等方面,我认为是国内最好的之一。传统的文人画很难,说来简单,但很讲究,比如书法的研习,对线条的认识和理解,对笔墨的把握,个人的修养、境界等。很多人感觉很简单,其实真正看得懂就会发现很难。传统中国画的训练,与现在西式的美术学院教育模式差异很大。

比如我画的中国画人物,人物造型简洁,用笔线条都很概括,通过简洁的线条要能表现出人物的造型,以及用笔的变化、意趣,中国画里包含的一些要素,要通过这几根线表现出来,难度是很大的。除了对线的认识,还有用墨、用水都需讲究,不管画再大的画,画完后笔洗里的水还是干干净净的。    

无论是什么画种、什么风格,对于艺术家而言都是一个可能的选项,这取决于自己的审美理想、艺术理念和具体需要。因此,对于我而言,更为重要和长期坚守的,是中华文化的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此为基础,再在具体的课题下进行具体的构思和创作。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