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群市场稳健增长
朱德群、赵无极、吴冠中三人被冠以“留法三剑客”的同时,也是拍卖场上20世纪中国艺术的主力。其中,朱德群更是凭借去年2.83亿总成交额获得《2014雅昌·胡润艺术榜》最贵艺术家榜单的亚军。中国嘉德油画部负责人李艳锋告诉新京报记者,朱德群拍卖市场最受藏家追捧的作品,主要集中在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三个时间段。如今即使朱德群去世,但其作品应会稳健发展,当然也不排除藏家对其个别作品做出纪念性的高价竞买行为。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李健亚
■ 市场分析
在港台拥有较稳固收藏群体
朱德群远赴法国前已在台湾获得相当成功。1954年12月17日,朱德群在台北中山纪念堂举办平生第一个大型个展,展出的50多件作品一面世,就全部告罄。不过去巴黎留学的梦想一直在牵引着他。
作为国际艺术中心的巴黎是所有艺术家的梦想之地,朱德群的奋斗自有一番心酸。不过很快他就在法国打开局面。20世纪70年代在法国举办个人展览,并于80年代末在中国香港、台湾陆续举办展览。艺术市场研究中心执行总监马学东告诉记者,朱德群在法国曾与莱珍·亨利特画廊、吉玛瑞画廊等画廊合作,1990年以后他开始与台湾画廊例如印象画廊、帝门画廊合作,20世纪末也与香港的艺倡画廊有过合作。因此其作品在港台拥有较为稳固的收藏群体,其次是东南亚国家,“相对来说内地藏家较少,内地更多的是关注赵无极。”这一点也可反映在香港拍场一直以来是朱德群的主力市场。
朱德群市场稳健增长
■ 作品分析
三大创作阶段最受认可
2004年,朱德群作品价位突破了百万元大关,1998年创作的《深邃的光辉》等作品均破百万港元成交。这也标志着其作品进入了稳步增长阶段。从百万到千万,朱德群作品价位的跃升用了短短两年,2006年5月香港佳士得春拍中,朱德群《红雨村,白云舍》虽估价为400万至600万港元,但最终却是以突破千万的2588万港元证明了资本对其的热衷追逐。这固然归因于当时艺术品市场的膨胀,也与藏家对其作品价值的追捧有关。直到今日,朱德群最贵作品为去年11月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中,创作于1963年的《无题》以7068万港元成交,刷新了其个人拍卖纪录。
李艳锋告诉记者,朱德群先生在创作上有三个时间段是其在艺术探索上比较重要的,也是藏家们对其作品最认可的年份。首先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受法国画家尼古拉·德·斯塔尔的影响,朱德群的绘画开始由具象向抽象风格转变;至六七十年代,开始在其抽象绘画中尝试加入书法线条、运笔等中国传统艺术的绘画语言和精神境界;再到八九十年代,他的绘画在“气度”上越走越大,非常成功地建立了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图像风格,“概括来说,他在拍卖市场最有价格竞争力、最受藏家追捧的作品,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时间段,”当然,李艳锋还强调了一点,那就是真正影响和对整体市场价格具有带动作用的,还要求作品属于精品的范畴。
朱德群市场稳健增长
■ 市场预测
行情稳定,不会有激烈起伏
追踪朱德群作品这么多年来的表现,马学东称,可以说无论艺术品市场总体行情怎么起落,朱德群都非常稳定,“国际拍场中,朱德群和赵无极在20世纪板块中的表现,就有点像内地拍卖的写实画派。”马学东将这样的稳定归因于其流向市场的作品均被藏家收藏了很多年,不少是藏家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所收,且品质都不错,因此在价位上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
对此,李艳锋也表示,即使是朱德群的去世对其行情也不会产生较大起伏,“整体来讲,大的价格趋势不会有激烈的起伏。朱德群先生是以94岁的高龄仙逝,可以说,他的艺术生涯即他在艺术风格上的创造已几近完满。此外,鉴于朱先生的身体状态,他近几年的创作已经少之又少。这意味着朱先生的作品数量早已呈现稳定的状态,同时也反映出朱先生的作品在流通规模和换手速度上较之前均不会产生大的变化。”
朱德群市场稳健增长
■ 作品拍卖Top10
(单位:万港元)
■1963年
《无题》 7068
■ 1987年
《白色森林之二》 6002
■ 1990年-1999年
《雪霏霏》 4546
■ 1959年
《红肥绿瘦》 4025
■ 1987年-1990年
《冬之灵感》 2866
■ 1960年
《红雨村,白云舍》 2588
■ 1989年
《诗意的冬天之一》 2476
■ 1985年
《圣雪颂》 2364
■ 1985年
《雪之万象》 2194
■ 1969年
《第三百一十四号》 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