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林在悄然崛起,他在属于自己的岁月里,已经呈现出了一种青春的风貌。这是一棵树在不断向上升高的树,它的长成固然还需要足够的时间,然而,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有足够的阳光和水分,我敢断言,这棵壮硕的树总有一天会成为艺术森林中一道独特的、风姿卓然的景观!
李红林的山水画扑入我眼帘的那一刻,我其实就有一种走进他的冲动。那种感觉是强烈的,丝毫不掺假的。我曾反复咀嚼他的画,我竟然品出了一种亲切的味道,那就是储藏在我心灵中的乡村世界。我读过李琦、车延高等诗人的诗,他们笔下的乡村世界,或朦胧、或明净、或忧伤,那些扰动我心扉的句子,夜夜被我用一种单纯的画面还原出来,但那些画面,常常只是波光中的一簇艳影,随着情感的退潮,它们便转瞬消失。李红林的山水小品,萌动着一种东西,也许这样的萌动,对他本人而言,是自然的赋予。但我却嗅到了一种久违的,来自大地和田园的气息。李红林十分随意地勾勒着他心中的图景,他无需苦思冥想,更无需实地采风,那些画面,就像他的左右手一样熟悉。李红林的山水小品,是根植在他心灵深处的草甸,很辽阔、很厚实、很苍茫,因此,他的山水小品意向空旷、净朗,没有生造的痕迹。那些山川的景象、田野的景象,流于他的笔端,仿佛是一种生命的展现,随着画面的摇曳,我发现了一种个性化的东西:朴素和本真!这当然不是李红林绘画的技巧,不是笔墨、线条和造型,这种被我强调的个性化的东西,在当下的很多文学作品中,也愈来愈少了。或许正因为它的稀缺,那闪现在他的山水小品中的光华就格外地引人注目,格外地弥足珍贵!
李红林的山水小品,是一种心灵的记述,它像一首小令,简单而明快地揭示了个人的情感。这样的山水小品,不是园林中的假山假水,更没有人工搬运后的拙劣组合。李红林的布局是一种自觉,而自觉本身又意味着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记忆,作为一个生长在偏远山区的农家孩子,他不缺乏这样的自觉,但李红林的自觉,让我看到一种升华的情感。或许他也在“搬运”,他将故乡的山水最经典、最精彩的部分,“搬运”到了尺幅之上,这当然不是还原,而是一种生动的、美丽的艺术再现!李红林的山水小品,比他人多了一点东西,因为他的根子扎在泥土里,故而他的表达就少了矫揉造作之态,少了苦心孤诣的布局。他信手拈来,一山一石,一草一木,皆萌发着生命的朝气,飘逸着稻穗的清香、和山花的馥郁……
朴素和本真,是李红林山水小品中的一种内在质地。其实在李红林其它的山水作品中,这种质地依然明显存在。朴素和本真固然不属于技巧的范畴,但它给技巧提供了一个展示的空间和平台。纵观当下某些山水作品,虽然有技巧,表面给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仔细品味,你会发现它缺少内涵,缺少山水画空濛的意境。这个道理很简单,没有体念,自然就没有情感的触动和生发。李红林不缺乏体念,他现在要完成的,是如何将体念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上升到“大”山水的高度!
朴素和本真赋予了他的灵气和神采,李红林的路还很长,但那是一条坚实且宽阔的路!
李红林近影
链接:李红林,青年画家。1982年出生于云南红河石屏一个偏远高寒山区少数民族家里,靠读书走出了大山。2002年考入云南艺术学院美教,后读国画专业。师从云南孙建东、张志平、陈鸿翎、杨为民等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