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艺术品也是商品:画自有价岂能白拿

艺术品也是商品:画自有价岂能白拿

2014-05-09 08:04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南腔晋调】艺术品也是商品,你去菜市场的时候,总不能说:这萝卜送给我好不?    

五一小长假,不去挤人海了。微博上信马由缰,过眼烟云之中,一段话从博山信海之中脱颖而出,曰:“近来索画者日众,回绝显无情,不回绝又违我意。画自有价,每平尺人民币二千。画廊收藏视量面议。文朋诗友熟人八折。本人不嗜烟酒而爱真金白银,谢绝以物易画。特告。王十月”。

耳闻目睹书画家们关于润格的吐槽并不少,但这一条却格外让我瞩目。因十月主要是个作家,和我算是同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对于十月的遭遇,我就多一丝同情和理解。作家要和出版商斗智斗勇,因版税之事而纠结。台湾的刘墉就专门写过他和出版商之间的曲径回廊,深圳的美女作家猗兰霓裳也曾因稿费的事情而红颜大怒。如今不幸又多了一门手艺,也就多了一道烦恼。俗语所谓:“你拥有多少便被多少所拥有”。

十月此举,让我想起了18世纪的名画家郑板桥在扬州的言说:“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中心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神倦,亦不能陪诸君于作无益语言也。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年也。”板桥所言“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与王十月的“谢绝以物易画”好似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话,其中的辛酸和无奈却并无二致。在这件事上,时光仿佛凝滞不动。

和过去相比,书画家们的遭遇倒有不如过去之嫌。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开篇说了王冕的故事。王冕原是单喜欢读书的,某一日雨后放牛时感叹于荷花之美,自此“积聚的钱不买书了”,买了胭脂铅粉学画,三个月后便小成气候。乡间人不但田种得好,还有令今人汗颜的文化产业意识,“乡间人见画得好,也有拿钱来买的”,以至于后来浙江诸暨一县都争着来买。王冕先生有这么好的环境,当然可以端着身板,写出“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的低调情怀。他是幸运的,没有王十月“索者日众”的烦恼。果若如此,恐怕一个大画家要被活活“索”死。齐白石老先生名满天下之前,也是在乡间为人作画,雕刻。没有这等积累,如何有日后之成就?

民间如此,那么《儒林外史》里所说的官场呢?单从艺术的价值体现来说,同样没有给人泼冷水。时姓知县要给朝廷的人送礼,送的是王冕画的二十四幅花卉,他花了白花花的二十四两白银,要知道,按照书中的描述,当时一个教师一年的馆金(代课费)仅仅十二两白银。当然,王冕到手的只有一半,另外一半被知县的头役翟买办给克扣了。头役的手脚不干净在道德上是说不过去的,但从现代眼光来看,算作中介居间费用并无不妥。至于知县给上司送礼涉嫌腐败行为,那是另一个范畴的问题了。

吴敬梓的作品在通说里属于谴责小说的范畴,鲁迅先生评价其“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他或许不会想到自己捎带着还描述了一个时代切面里的文化环境,这或许正是名著之所以为名著的秘笈之一。时至今日,文化产业是各色人等眼中的宠儿,政策上有倾斜,媒体上是焦点,似乎是一片火热。但从艺术家们具体的遭遇来看,还有很多值得检视和改进的地方,王十月的遭遇,也正是李十月,张十月们的遭遇。

有个老段子,说曾有一位著名的相声艺术家去小贩那里买东西,小贩非得让老先生现场来一段儿,几番推辞小贩仍不识趣。老先生心里怒了,表面上却不动声色,站在档口开始翻篇儿,滔滔不绝讲个不停,人流很快把档口围了个水泄不通。小贩方才醒悟,这一天做不了生意啦!赶忙向艺术家道歉。这故事听着提气,可并不是每一个艺术家都有这样的手段和智慧啊,所以还得靠规则和秩序。

艺术品也是商品,你去菜市场的时候,总不能说:这萝卜送给我好不? (作者系深圳作家、文化学者)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