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武松杀嫂”的文学故事,以一具裸露女性器官、放纵色情想象的雕塑形式,出现在某市某大型商场的公共空间。真人大小的写实手法,360度的观看角度,打着艺术的幌子,直接触碰社会道德的底线,公然出现在不论老幼的视线当中,令人无法回避。
艺术,还有没有标准?当这样的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公众神经,艺术的标准重新成为问题。
艺术多元化,文化多样性,使得世界丰富多彩,但多元与多样本身并不是评价标准,而是包容态度。我们鼓励并欣赏艺术的多样表达,但我们也要清楚地区分多元形态中的好与坏。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评价标准、艺术评价体系在今天亟待建立完善。
艺术需不需要标准,许久以来,成为一个问题。
有人认为,艺术创作和艺术评价,是一件纯粹个人的事情,对艺术作品的看法可以见仁见智,不存在什么标准。有些人认为好的艺术,另一些人却嗤之以鼻。也有人认为,标准是大工业生产的产物,在私人订制的差异化时代,多元化、多样性早已取代了千篇一律的标准。互联网从技术上提供了越来越多个性化服务的可能,也由此给予人们极大的自由。人人都是艺术家,每个人都有艺术创作和艺术评价的自由。去标准化、去中心化、多向度多元化,成为艺术的时代潮流。艺术,打破了标准的桎梏。
艺术概念不断扩展,当代艺术失去评价标准
如果从艺术的起源入手,我们能够看到艺术发展的一条清晰脉络,从中找到艺术的标准:
祈雨时的舞蹈,岩洞中的奔牛,丰收时的歌唱……原始艺术首先起源于祭祀与图腾崇拜。随后,宗教的目的成为艺术发展的动力。西方教堂是艺术的宝库,敦煌石窟壁画至今仍是艺术的精华,而其初衷都是敬献给神及上天的虔诚圣歌。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力量逐渐强大,艺术从宗教中逐渐分离出来。教育成为艺术的第二重功能。成教化,助人伦,是中国艺术几千年来的基本特点。绘制神像,也是为教化目的。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丰子恺提出人生的三重境界,都揭示出艺术与宗教、艺术与教育的关系。
艺术当然具有记录的重要功能,无论是民族史诗神话,还是丹青绘就的历史长卷,都翔实记录了历史中无数个重要时刻。而对动物、植物、山川、河流的描绘,以视觉、影像的方式,记录下这个世界的如其所是。
当娱乐诸神转向娱乐人自身,艺术作为审美的概念而独立时,艺术才成其为艺术,才有了我们今天所意指的艺术概念。于是,伴随着文艺复兴对人的重新发现与肯定,艺术朝向心灵、情感、自我,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一路向着象征、抽象、表现进发,直至到达现代艺术的领地。随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逐步形成去中心化、不予界定的“后现代”概念。直到上个世纪末,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推广与使用,让人突然发现整个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同时处在一个平台之上,艺术的格局也随之不可避免地改变了。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主流与边缘,突然都陷入到一片喧嚣之中,徒劳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混乱不可避免,评价标准成为问题。每一件“作品”都以个体身份堂而皇之地登上艺术的殿堂,在多元多样的喧嚣中,让人无从分辨评判。
艺术需要观众,当代艺术也无法回避评价标准
于是,曾经被广泛认同的评价标准随着社会的沧桑巨变而被质疑。关于艺术本质的追问,早已被悬搁,被切换,被消解。古典哲学的大厦早已轰然倒塌,问题本身成为问题,“艺术是什么”的千古探寻,转向了“什么是艺术”,乃至于“什么不是艺术品”的判断。人们不再追问艺术本质、艺术标准、艺术概念,转而面向作品:这是一件艺术作品。只有艺术作品,没有艺术家,当然,更没有艺术。艺术终结了。
由此,艺术走下神坛,人人都是艺术家。当代艺术进入不可言说、无从评价的境地。看不懂?与艺术家无关,是你的艺术修养不够;怪异,荒诞,个人化,无聊,等等一切,“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评论家哑口无言。在当代艺术面前,评论家要么失语,要么自说自话。这里绝没有贬低当代艺术的意思。当代艺术中有许多深刻反映时代、直面人类心灵的大作,并且,任何一位艺术家的创作,如果没有当代性与时代意义,他的创作将毫无价值。问题是当代艺术并不等同于“当代性”,当代艺术也绝不是怪异、荒诞、边缘的个人呓语甚至暴力血腥与反人类。
只要是艺术,就需要观众,需要共鸣。个人的呓语不是艺术,如果他不为人知,没有一个观众,就不成其为艺术作品。当代艺术无论采取何种极端的方式,表达多么极端个人的感受,也必须要有观众,才能称得上艺术作品。有观众就有评价,这些评价逐渐构成了艺术作品的一个部分。评价就需要标准,当代艺术无法回避评价标准。
不错,艺术多元化,文化多样性,使得世界丰富多彩,但多元与多样本身并不是评价标准,而是包容态度。我们鼓励并欣赏艺术的多样表达,但我们也要清楚地区分多元形态中的好与坏。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评价标准、艺术评价体系在今天亟待建立完善。
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不存在人们认同的标准,又如何解释从卢浮宫到故宫、大英博物馆、大都会美术馆的收藏?美学家终其一生,要研究出这样一套标准。从古希腊以来的崇高、静穆、秩序、对称,到真善美的永恒法则,人类千百年的艺术历程始终遵循某种规律,并通过不同国度、不同历史阶段的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将这些标准明晰地揭示出来。当我们面对大卫、雅典娜的雕像,当我们面对云冈石窟、敦煌壁画,我们从来不曾怀疑艺术的共同标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但也有不限于时代,不限于民族、地域、国家的标准,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概念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大,以至于我们今天又到了一个需要重新界定艺术评价标准的时代。
真善美仍是建立艺术评价体系的最高准则
要界定艺术评价标准,仍需回到艺术的本源。艺术概念在今天,首要的特质乃是关乎审美,是精神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它包含自身发生发展积累变化的技术演进,同时,更重要的是,它始终指向精神世界。它仍然同时具有某种程度的宗教作用——抚慰心灵;教育作用——教化众生;还有记录作用——留住历史等等,但它更重要的是精神审美活动。也就是说,艺术应当并且始终包含两个核心内涵——“指向精神世界”与“来自于心手相应的技艺”。艺术的创造需要高超的技艺。对艺术家个人而言,这种技艺需要习得,需要长时间的磨练,而绝非人人都是艺术家;艺术指向精神,则意味着它绝不仅仅是商品,尽管它可以因为自身的价值而获得拍卖场的天价,但天价并不能必然证明它的艺术价值。它需要艺术家投射情感,并引发观看者的共鸣。
从这两个核心内涵出发,我们发现,数千年已有的“真善美”的评价标准,在今天仍然是我们判定艺术高下时的最高准则:
真实性,既包括作品对外在客观事物的真实描绘,也包括创作者自身内在感受的真实。作为艺术家,他是否如实地真诚地表达了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并且他的表达是否准确、有效。他或者表达出所有人感受到却未能表达出来的情感,他或者纯粹表达出自己个人的想法,独特而不可重复,却是真实的,有启发的,有共鸣的,而绝非个人的无病呻吟。
向善力。好的艺术应当具备向上的正能量,哪怕是破坏性的反其道而行之,也必须有建设性的意义,而非以毁灭作为终极目的。只有具备向善性,才能避免真正的艺术坠入标榜个性实则张扬丑恶的泥潭。
创造美。人类历史上丑恶无时不在,无所不在,它只能成为艺术鞭挞的对象,不需要再借艺术的名义被放大、被传播。将人类永远追求、不曾达到的理想世界以艺术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才是艺术到达的最高境界,也是艺术家的终极责任。
因此,即便“武松杀嫂”的丑恶想像凭借良好的造型技能而披上艺术外衣,我们也可以凭此判断,这只是毫无价值、毫无意义的所谓艺术。
当然,建立艺术标准并非仅仅列出真善美的原则,而应当建立一个不断完善的动态评价体系。这就需要我们以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建立属于当代中国的艺术评价体系,这是我们今天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