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消费性的公共空间,农贸市场象征着中国走向现代化一种临时的现代性。它在地理、商品和消费者上都是城乡混合性的,不仅是一种半城市、半乡村的过渡形态,还是一种半工业、半后现代的混业社区,比如,既有早期现代化的初级农产品和工业品,也有电子游戏机、计算机配件、手机、影碟等后现代的电子产品,甚至有游戏网吧等虚拟社区的形式。
中国仍然处在“城乡接合部”这样一个临时的现代性状态。东莞是中国南方现代化起步最繁荣的加工业重镇,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现代化的城乡接合部。但东莞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加工业小镇,它聚合了一切初级加工化、后现代消费主义以及威权主义政治等临时现代性的中国特征。
前不久,来自中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地的20多个艺术家参加的“隐于市:东莞农贸市场国际艺术节”是一次实验性的前卫艺术活动,这次活动试图实现一种“场域艺术”的概念,利用公共的消费形式,将艺术植入消费空间,强调艺术与市民社会的交流性,将消费空间这个“场域”作为艺术的一个情景主义的语言载体。
当代艺术自1960年代的波普艺术起开始探讨艺术与消费社会,这个议题后来在鲍德里亚有关商业“仿像”的消费社会理论中有了进一步的讨论,但仍有必要放在艺术的基本定义上继续探讨。这次活动试图探讨关于艺术定义的三个关系:艺术家和商贩、作品和商品、展厅和市场的关系。艺术家需要销售作品,实际上艺术家同时兼具了商贩的身份;既然作品被销售,作品就兼具了商品性质;艺术品在画廊、艺博会甚至美术馆展出,这些作品在展览上现在可以贴上“红点”销售,展厅实际上也是一个市场。
在上述意义上,纯粹的艺术家、展示和作品与商贩、市场和商品之间往往并无绝对的界限,但艺术仍然要被放置于“纯艺术”名义下的体系中进行商业活动。因此,这次活动希望能够模糊艺术与商业的形态,让艺术家与商贩、作品与商品、展厅与市场真正混在一起,让艺术“混杂”于市场这一“场域”,成为一种“场域艺术”。
艺术进入公共空间或消费空间在过去有诸多实践,但这种介入往往或者是将艺术作为商场或公共空间的装饰性的环境艺术,或者只是在公共场所辟出一个艺术专区,并没有真正将商业场域作为艺术的语言结构的一个部分。艺术将公共空间作为一个语境,从达达主义到激浪派和居伊·德波的“情景国际”形成了一种“情景主义”以及“偶发”概念。艺术与公共及消费形式的关系,从杜尚的现成品、波普艺术现成的商业形象到意大利的贫穷艺术,形成了为现成形式注入内容的艺术方式。
当代艺术需要清理过去的艺术语言的实践,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进它的前卫主义成果,并与对社会政治的文化思考更好地融合。20世纪的西方艺术试图创造一个纯艺术系统,在语言上从形式主义到符号学,前卫主义实践是在语言系统的内部进行的。但这一方式并不完全适合中国。
在中国当下这一政治场域中,“场域艺术”是一个最合适的前卫主义方式,因为中国这个场域具有一种“消费政治”的复合式总体主义框架。因此,这个活动强调利用公共的消费形式,为其“注入”有关总体主义的思考内容。作为一种“场域艺术”,除了在语言上使用公共空间和交互性的消费形式,还强调为这个公共框架注入的艺术内容不是一种单向灌输,也不是一种精英主义的形式植入;而是强调艺术内容与市民社会的日常经验重叠性,并且不是将市场当作一个变相的艺博会或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