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陈九:闲情偶寄“小传统”(组图)

陈九:闲情偶寄“小传统”(组图)

2014-05-15 07:21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陈九朱屺瞻艺术馆、多伦美术馆艺术总监,艺术家,收藏爱好者。收藏有老家具、木雕、年画、灯笼纸等民俗物品。本版图片高剑平

陈九的工作室位于闹中取静的上海山阴路上,这里坐落着好几排三层楼的新式里弄房,隔着几条弄堂便是鲁迅故居。陈九工作室同鲁迅故居的房型、构造、朝向基本一致。

推开小门,经过一个小院落,门上垂落的卷帘隔开了里屋和外院。这样的卷帘不止一次入过丰子恺的画作,令人想到“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的画面:人散了,新月高悬在天,卷帘则在风中。

 

 

陈九现在为朱屺瞻艺术馆和多伦美术馆的艺术总监。即便同他相交多年的老朋友,也未必知道陈九的原名——陈金发。“文革”时期,老师问同学们的志向是当什么,大家都说自己要当工农兵或者解放军,只有陈九说想当画家,于是被大家讥笑为“臭老九”,陈九的名字就这么叫开了。

算卦用的木版画

 

 

因为擅长画画,1976年,20岁的陈九以文艺兵的身份被特招去舟山群岛当海军。在部队期间,他既画画又写作。“‘文革’时期偷偷学画不易,我将自己的学画历程写成小说——《新柳》在部队期刊发表;我还曾经以自己为原型,写过小说《听我唱支月亮的歌》,通篇都是一位老兵的内心独白,在抒发老兵的压抑以及对逝去情感的追思。”陈九说。对文学梦的追求一度在他心里变得非常强烈,甚至跟他的绘画梦交替着支配他的整个军旅生涯。

1980年代复员回到上海,陈九一边参加上海青年作家的笔会,一边攻读完中文专业。那时候到戏剧学院学习艺术的氛围非常浓烈,他又跑到上海戏剧学院跟陈钧德教授进修油画,专攻人物画造型。

 

 

如从关良画中“蹦”出来的木雕

类似的迷惘与诗意原本只能在青春期的少年身上可强烈感受到。但是年过50的陈九依然愿意坐在沙发上,意兴阑珊地同你谈他的文学梦、绘画梦。他画画写字,追求一种天趣。比如工作室墙上挂着的那幅字,是他用非常朴拙的孩童体写就,叫“闲情偶寄”,字里字外透露着闲情和天趣。比如他画的很多戏曲人物,举手投足都很传神,就是脸部留白,他认为这是在表达一种观念,“其实每个人都可能在做一个角色,不知不觉成了社会大舞台里的一个角色,我常常觉得每个人除了有一个本体的‘我’,还有另一个社会角色的‘我’,这两个‘我’往往是不一样的。”

 

 

 

 

灯笼纸

陈九收藏的东西杂而且有趣,充满了民俗意味,有老家具、木雕、年画、灯笼纸、道家算命的卦等。他认为自己并不是在做收藏,仅仅是一种艺术家的采风。这些收藏,一部分被他用来做房间的点缀,另一部分则是他创作的教材。

 

 

屋内布置处处透露着主人的匠心。比如门上的卷帘,一收一放仿佛回到了丰子恺的画里。书架上立着的两个色彩艳丽的戏剧人物木雕,仿佛是从关良的画里蹦出来的。陈九说,关良的戏曲人物也离不开从这些民俗物件中取法。他也曾花费几千块钱买回一个半截子竹刻,应当是某个园林的亭子上的建筑构件,上边刻着宋人的诗句——“静坐得幽趣”。陈九觉得这太符合他想要的东西,道出了他此刻的状态或想要修炼的状态,挂在沙发背后的墙上,妙趣横生。

一旁的脸盆架——寥寥几根木头棍子,像极平时涂涂画画的书法线条。几案上还有太多零碎的玩意儿,比如泥塑彩狮,民间用来压印月饼的月饼膜,瓦当筷子笼……孩童总是能对周遭的世界保持好奇,随着成长,接受的教化越来越多,见识的场面越来越大,渐渐就变得规矩起来。等到人老了,如果还能保留天性中天趣的一面,那叫童心未泯,陈九大抵是这样的。

“我有时候专门到外地去,寻找床、窗上的构件,主要借鉴它的一种趣味。一般人年纪大了,他就变俗了,不容易感动。艺术是对物质世界始终能保持距离,它不再用世俗的眼光而是用审美的眼光去对待这个物质世界。”陈九说。

在文字和绘画之间摇摆,冲撞了很久之后,陈九终于选定要用画画作为表达自我的方式。在绘画的众多题材中,他以画戏曲人物为切入点,“因为戏剧比较好地和中国文脉结合起来,而且我在它里边看到了比较多的表现主义的东西。”画了8年戏曲人物之后,他的画有很强烈的陈九的烙印在上面。

陈九拿出来的木板年画有上百张,都是他过去在农村走街串巷收集过来的,包括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苏州桃花坞、四川绵竹、福建莆田、泉州等地的年画。晚明至早清的灯笼画也有上百幅。这些灯笼画是过去民间艺人手工画在麻布上,元宵节时用来糊灯笼。一个灯笼往往由六至十二瓣组成,其图案可以是三国里的某个章节,色彩艳丽,都是民间百姓最喜闻乐见的红、黄、绿等。陈九说,中国精英阶层、画家的东西都流传下来,民间真的和使用有关系的东西,反而都没有留下来。他一直比较关注这种流传在民间的传统图像。

“王元化说过,中国的传统文脉是靠两个传统来传承,一个大传统,一个小传统。大传统是指四书五经这一正统的路子;小传统就是指民俗、戏曲等各式各样的教化,视觉图像。”且藏且珍惜,陈九擅长的戏曲人物画,便是从这些民俗、戏曲等传统视觉图像中借鉴、取法。■

 

 

陈九作品《戏曲人物》

 

 

 

民间收藏品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