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大众审美误区:画得像就是好画

大众审美误区:画得像就是好画

2014-06-06 15:38 文章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林逸鹏

对于现代的艺术而言,我们已经没有理由,也不应该再用像不像来判断一件艺术作品的好坏。我们要尽快从画像物体的低层次满足感中解放出来,只有超越了像不像这一低级的审美屏障,才有可能超越表面探寻画面内在的意义,逐步提高审美的判断力。

大众审美误区一:

画得像就是好画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普通大众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常常以为画得像就是好画,这是一个最常见的错误。

人们喜欢画得像的画主要有两个原因:一、画像一个物体是画家在初级阶段训练的一个主要内容,所以,画像物体是一种本领。二、发明照相机之前,人们要保留眼睛所看到物体的唯一手段只能依靠把它画下来,因此,画得像很重要。这两个原因渐渐养成了人们把它变成评判一个画家水平的标准,也就有了画得像就是好画的结论。

照相机发明之后,艺术作品中画像的功能已经失去了往日的价值。从此,艺术家不再受客观对象外在真实的羁绊,可以全身心追求自己内心的表达,这也是导致西方艺术走出古典进入现代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画像一个物体的本领对历史悠久的中国画而言,其吸引力非同于西方艺术。因为,只有在近代引进西方艺术的训练方法之后,中国画家才真正画像了客观对象(关于这个问题本人在前面《素描同样是中国画的基础》一文中有论述)。所以,画像一个物体对西方艺术而言是一个老皇历,但对于中国画而言还是一件历史短暂的新鲜事。因而,近百年来许多中国画家在画像这个层面显示自己的能力,现在的许多工笔画已经愚蠢到开始与傻瓜相机媲美了。

但是,现代艺术的价值早已不停留在画像物体这个层面。如果,我们以中国画家也能把物体画像了作为炫耀的资本,那岂不被西方画家笑掉大牙。其一,他们早已有之。其二,因为中国画工具材料的原因,中国画家笔下所谓画像的效果与西方的油画相比,那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我们再把不值一提的东西作为优劣的标准,岂不是匪夷所思?其实,画像一个东西很简单,只要按照西方艺术的训练方法,一个正常学画的人只要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就能很容易地画像各种物体,那些在补习班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就能通过考试进入艺术院校的学员即是证明。现在,全国艺术院校每年数以万计的毕业生,其中绝大部分的毕业生都能够轻松地画像各种物体,难道这些都是好画吗?显然不可能。

艺术本质上是用艺术的手段体现人类文明不同阶段认识世界的方式和艺术家自我情感的表达。在艺术的早期阶段用像不像来评判一件作品的好坏还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对物体真实的模仿是古典艺术中一个重要内容,那时人类处于具象思维阶段。即使强调主观表现的文人画,也只能到意象表现物体的形状为止。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了用抽象思维去认识世界,外表的像不像与艺术品的质量已经没有必然关联。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把古典大师安格尔和现代大师毕加索两个不同的标准相互比较,他俩就都不是艺术家。其原因,就是不同历史时期的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