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山水中的哲学表达——姚伯齐山水作品赏读之一

山水中的哲学表达——姚伯齐山水作品赏读之一

2014-06-09 09:32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姚伯齐是一位真正行走在山水间的哲人,行走的意义,对于耄耋之年的他,似乎已经从肢体感觉,上升到了一种认识的触发,一种形而上的思考。对于姚伯齐而言,山水给予他的,已不再是早期的那种心跳、狂喜和感动。漫长的行走中,他开始沉淀自己的思绪,渐渐地在回返心灵的路途上,他豁然明了:艺术最终所要完成的超越,不是造型上的完美无缺,而是生命的素朴,一种与哲学在认知和感悟上的自觉契合……

   这种契合是绝对美妙的,但姚伯齐已过了那种砰然心动的年龄。而哲学恰恰就是看中了他的淡定,看中了他日渐内敛、日渐冷峻的气质。这是艺术与哲学联姻的前提。中国的哲学大多与山水有关,老子、孔子、庄子皆然。山水中隐藏着自然的玄奥、自然的深邃和内在逻辑。而哲人看山水,则是为了敞亮内心,升华情操,拓展视域。因此,孔子就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乐山”和“乐水”是两种不同的生命观,这一静一动,不正是哲学对生命的诠释吗?姚伯齐在山水的徜徉中,由感性触动到理性升华,这看似是一条直线,其实在艺术探寻的道路上,他是在以一个攀援者的姿态,印证艺术的曲折与艰辛,并由此获取某种发现。同时,这样的攀援,也是在昭示对艺术不舍不弃的决心、昭示对艺术巅峰的期许和向往。每一次新的抵达,即是对过去的否定和对新的攀援的认知……山水的哲学意义,一直伴随着姚伯齐,但这种伴随是朦胧的、模糊的,哲学不会告诉他答案,哲学只会砥砺他的意志,过滤他的心性,提纯他的品质。而这些,皆随着阅历的不断丰富,随着生命韧性的不断加强,哲学悄无声息渗透于他艺术理念中、渗透于他的笔墨中。在姚伯齐的潜意识里,读山水不是为了模拟,而是为了细细地咂摸出蕴藉其中的哲学含义,这些被哲学濡染的俊美和秀丽、宏阔与疏放,入眼入心,在他的灵魂中自然站立、挺拔起来。于是,姚伯齐的笔下,形与意,在线条的弹动中,你能发现一种阴阳的对立,一种自然的错落,一种高岩的跌差,你甚至可以听到,或是感知到,一种从心海泛起的乐声——清越而辽远……

   姚伯齐以焦墨和泼彩,饮誉画坛。这是两种技术手段在山水作品中的应用,技术只是外在表现,它是形,而不是质。姚伯齐的山水作品,无论焦墨或是泼彩,没有刻意强化形式的成分,相反,我倒认为他在无意识地还原一种生命的素朴,这即是哲学的素朴!他的焦墨画中,虽然着力表现的是三峡,其实透过险峻的造型,我看到的是一种顽强的生命张力。姚伯齐在表现生命张力的时候,主要凸显气质上的傲岸,凸显骨骼的坚硬,而黑白色差的对比,则是阴阳的互融,是阳刚与阴柔的在山水中的肌理表现。有人说,姚伯齐的泼彩是对心灵的一种补偿,那么,它补的是什么,是外延的伸展吗?泼彩固然迷离、飘忽,但内在的质地,与他的焦墨作品是一样的。我们绝不能因为色彩而忽视对作品价值的判断,我同意泼彩是一种心灵补偿的说法,但是这种补偿它是建立在美学意义上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泼彩是对焦墨内涵的丰富和发展,它的色彩中所包裹的,依然是被精神浇灌的峻拔与巍峨!

   姚伯齐的焦墨与泼彩,最好能结合起来读,虽然表现的主题大多是三峡一带的自然风光,但作品本身已经完全跨越了地理山水的概念,从山水云气中,我们领略到的是一种浩气长存的壮阔之美。他的焦墨作品,让人提气,让人在抽象的黑白对比中,隐隐感觉到一种穿越心灵的力量;而泼彩作品,给人的则是满目苍翠、千峰竞秀的视觉冲击……姚伯齐的山水作品,无需解析,拙劣的解析,只会有损于画作的质地。任何伟大的艺术都是没有答案的,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而作为一个成就卓越的山水画家,姚伯齐无疑是处在前沿的,他的山水中的生命观,以素朴的哲学为基调,而由此生发出的崇高感,仿佛让人看到了一角精神的苍远,那一刻,静穆会将人俘获,情感会融化在永恒里!
 

  链 接:姚伯齐、字秦升、一字清悦,号荆南山人,1940年生,湖北监利人,现为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国际收藏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传统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主席,郑州大学客座教授等。擅长中国山水画,创作以两种形式为主:焦墨和泼彩,“在焦墨山水和泼彩山水画方面独树一帜,开创出了新的中国画形式”。已出版多种画集,其中《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姚伯齐》和《中国当代名家画集·姚伯齐》收集了画家500多幅作品;在北京、南京、武汉、海口、郑州等十多个城市举办过个人画展;三次荣获“国际文化交流奖”;荣获“99中国百杰画家”称号;《人民日报》、《今日中国》、《美术》、《国画家》、《中国画》、《中国画家》、《中国书画报》、《中国书画艺术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苑》、《收藏》等诸多报刊均有个人专版或作品在美国、韩国、日本、丹麦、荷兰、澳大利亚、新加波、马来西亚、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获奖并收藏。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