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杭城油画季:看不懂不重要

杭城油画季:看不懂不重要

2014-09-25 10:33 文章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入秋,天气凉爽,杭州迎来一个油画季。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美术馆,还有新近落成开放的全山石艺术馆,同时展出了一大批高水准的中外油画。一朋友在微信里说,想带孩子去看画,但是自己欣赏水平不够,看不懂,担心不能引导孩子。不止一个朋友觉得自己看不懂画。

这几位朋友的看不懂是谦虚;还有一种看不懂是指责,认为艺术家的创作应该让大家看得懂,看不懂就是脱离大众,无视大众。无论是自谦还是指责,看不懂的意思大致相同,是指那种不能让观众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出其“主题思想”的作品。所谓主题思想,通常都采用这样的表达方式:通过刻画什么,歌颂了什么,或表现了什么精神。所歌颂的,所表现的精神,大都是一些人人皆知的高大上的东西。很长一个时期内,包括绘画在内的艺术创作都是按这个路数来,欣赏起来也无须自己动脑筋,作者与观众保持着高度的同一性。这个时代在创作上早已过去了,但很多人解读方式没有变化,还是要求创作要“看得懂”。

站在展厅里,站在一幅画作前,却看不懂它,于是就焦虑起来。看不懂,就说不出什么来。说不出,就表明在这一刻我不能把握外部世界,我与世界失联了。在很多时候,很多人急于要说,是建立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的一种努力。这样一来,“说”成了最重要的事情,说什么,因何而说,反倒不重要了。说的意义就是说这个行为本身,至少说能让人忘却焦虑。但是,在艺术作品面前,说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感受;不要急于表达什么,而是要尽量吸收一些什么。这幅画真的让你静下来了,说明它与你有缘,你就多站一会儿,如果一幅画不能让你静下来,也不必勉强自己一定要看懂它,转身离开就行了。

感受很容易,只要在一幅画面前静静地站一会儿就可以了。感受也很难,需要你有感受的能力,感受的状态;需要你不懂,用素心去接受外物,就像刚刚睁开眼睛的婴儿,什么对他都是新鲜的,都第一次看见。欣赏之难,不是因为不懂,恰恰是因为懂得太多,已经懂了很多的人,失掉了素心,很难回到不懂的状态,回到生命本真状态。

所谓艺术家,就是至少保留了一些本真,并有能力和技巧去表现本真的那一部分人。有的艺术家能画也能说,有的则长于画而拙于说,作品就是他们与他人与世界对话的方式。一些人担心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与画家本来想表达的不一样。这个担心完全多余。好的作品所拥有的空间,即想像、解读的可能性,要比艺术家所意识到的要大得多。你的理解、感受超出了画家的本意,这恰恰是艺术家的成功。这同时也是欣赏者的成功—你用你的理解丰富了作品。在这个意义上,欣赏者也是创作者。理想的创作与欣赏的关系,莫过于此。

家长根本不需要担心自己看不懂,不能引导孩子欣赏。要是你真的不懂,也不用装懂去引导孩子,对孩子是一件好事:孩子可以免受打扰,用儿童的纯真去接受作品。最怕的是家长把他的懂强加于孩子。最好的引导,其实是告诉孩子“我不懂”;我们自以为“懂”了许多,很可能有一样最重要的东西还不懂,这个东西就是“我不懂”。只有我们知道自己不懂,才有可能真正懂得一些东西。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