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扒一扒文人画的肤浅外衣(图)

扒一扒文人画的肤浅外衣(图)

2014-11-25 09:43 文章来源:大河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曾经的文人画

  听闻这句调侃,河南省画院专职画家李建强表示,其实文人画有两种定义:一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文人画,“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大体系”,一是当下市场或画家群体炒作概念,或者干脆是非专业出身的文化人,半路出家的“涂鸦”。

  传统文人画泛指古时文人、士大夫的画作。有别于体制内画家的院体画及民间工匠画,格调高雅,讲究笔墨意趣,抒士大夫襟怀,精神诉求高于笔墨技巧。所谓逸笔草草,不求形似。

  文人画传统上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宗炳以山水明志“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充分体现了文人自娱的心态。唐代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后世奉他为文人画的鼻祖。他的绘画作品成为后世文人画家的范本,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蔚然成风,代代相传。

  宋代建立了皇家画院。宋徽宗亲自主持画院,以写实、形似为主导思想,发扬精工细刻的画风。上述画风在南宋绍兴画院继续得到发展。两宋宫廷绘画都追求高度“写实”。

  可视为对皇家画院富丽写实风格的反拨,以苏轼为代表的一批文人画家倡导文人画。苏轼第一个比较全面地阐明了文人画理论,对于文人画体系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倡导诗情画意的文人画风格,反对完全追求形似的画工风格。

  元代中晚期的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家及朱德润等画家,弘扬文人画风气,以寄兴托志的写意画为旨,推动画坛的发展,反映消极避世思想的隐逸山水和象征清高坚贞人格精神的梅、兰、竹、菊、松、石等题材,广为流行。其代表人物倪瓒就有一段具有代表意义的文人画论:“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文人山水画的典范风格至此形成。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