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彩清供图剃须盘,直径23.3厘米,约1730年。华盛顿与李大学里维斯中心收藏
其实,广彩技艺的准确传入时间与最初的传艺人是谁,一直没有发现相关的文献记载。但不少实物证明,广彩在雍正年间的彩绘技术就已十分纯熟精美,并已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初产生的时间不可能是传说中的雍正年间。
欧洲人对彩瓷的热切需求,直接催热了广彩的外销市场。广州商人在利益的驱动下,逐渐舍弃经销景德镇的高成本粉彩瓷,开始只买素胎,在广州开作坊,请景德镇的“写红佬”(加彩艺人)到广州工作和授徒。从此,景德镇的白瓷胎便源源不断地运到广州。清代时,广州河南三江交汇处的洲头咀码头,就设有名为“公和兴仓”的大仓库,以利储存大量从北江水路运来的胎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