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育华 任维莹
国家文物局选定7家文博单位,面向社会公众开展民间收藏文物鉴定试点工作。此举被不少人认为,有助于遏制民间收藏鉴定市场的“歪风邪气”。为何选定这7家,有什么进入门槛,试点单位如何开展工作?我们采访了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社会文物处处长金瑞国。 记者:许多人对国有文博单位为民间鉴宝寄予厚望,你怎么看?
金瑞国:这次试点仅仅是一个探索。以前文博系统大多只对国有博物馆征集的文物或涉案文物进行鉴定,没有介入到民间收藏鉴定市场这一领域。试点是想对社会发出一个信号,引导有条件的文博机构面向社会,进行这种常态化的鉴定服务。这次尝试是从行政机关的社会管理角度出发,探索建立文物鉴定机构人员、程序、标准和结论的科学管理模式,而不是从业务上对鉴定标准进行规定。
记者:为什么选择这7家试点单位?
金瑞国:选择试点单位是很慎重的,得满足一定的条件。对于文物部门来讲,最缺的是熟悉文物市场的鉴定人员。这7家单位与公众接触比较多,经验充足、业务齐全。有的是进出境审核机构,经验丰富,比如广东省文物鉴定站、天津市文物开发咨询服务中心;有的已经对社会服务多年,形成了品牌;厦门市文物鉴定中心、湖南省文物鉴定中心和云南文博文物评估鉴定有限公司则有文物商店背景,或由文物商店组建,都对市场比较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