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们有时以一个高得离谱的价格标得一件拍品,他们的逻辑就是:“我不希望明天早上一睁眼还会想到,再出一次价就是我的了。”这是拍卖行蓄意挑起的另一种 “后悔”心理。害怕后悔的心理让举牌者的手放不下来,而且别人的非理性推波助澜,更刺激自己的欲罢不能,肾上腺素大爆发。如果那天场上有两位藏家抱着“拼 到底”的决心举牌,不断出价,志在必得,那无疑是拍卖行老板乐开花的“天堂”时刻。几乎每场拍卖会,总有这样一两个惊爆的场景出现,看客们掌声致意。苏富 比前老板塔布曼说得好,“假如我们把戏剧效果从拍卖中抽调,那这个世界真是无聊极了。”
西方一项调查表明,那些拍卖会上的“任性哥”,到了准备付款的时候,有八分之一的会说:“我出的价钱没有那么高吧?”中东买家更实诚,会说:“对,我知道我出的是二十万,但可不可以算我十七万五千?”我不知道大陆的数据是怎样的。
买不到的后悔,买到的更后悔。第二天早上醒来,很多买家甚至剁掉自己手的心也有了。精明的拍卖公司会在买家表示不安之前先行安抚,会电话或当面恭喜买家,强 调他做的决定多么正确,这件作品真是无与伦比……多数买家的后悔情绪不会持续很久,最执迷的藏家甚至只记得他们没有买到的东西。
亲见有一次,某大佬一阵“火拼”,以疯狂的天价买下一件八大山人。事后心有余悸,在场外寻求心理安抚。一位拍卖专员煞有介事,说你这个价钱只在前一位的基础 上加了一小口,说明它是合理的。其实,那是一种强词夺理。那天场上和他“对拼”的“前一口”,只是被他老婆死死拉住,早踩了一脚“刹车”而已。
每当一个新的拍卖纪录诞生,欲望再次受到膜拜,金钱的光环足以亮瞎所有人的眼睛,或眩晕,或沉默。有人则振振有词:“世上的钱比伟大的艺术品多得多。所以,如果你真想要一件艺术杰作,就必须要有志在必得的勇气,随时加码的准备。”
当然,“艺术无价”,自是此地最大的幌子。呵呵,好吧。
(作者系资深艺术顾问石建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