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馆举办的展览情况来看,藏品种类从传统书画到当代装置皆有涉及,但其中国画、油画、版画以及民间美术四类作品占据较大份额,而属于当代艺术范畴的摄影、装置、综合媒材类的藏品则涉猎较少,仅广东美术馆、深圳美术馆等当代艺术的藏品比较丰富。这一方面反映出美术馆界对当代艺术的认知和价值评判未进入正轨,美术馆队伍缺乏对当代艺术的研究人员和评论人员;另一方面,持续繁荣的艺术品市场和热潮滚滚的民间收藏亦给资金匮乏的美术馆收藏增加了难度。中国美术馆原馆长范迪安即在离职时叹息:“市场上出现了名家名作,但苦于囊中羞涩。这都是遗憾,需要更好的政策保障。我们呼吁政府投入更多的资金,从战略高度看待美术馆收藏,如此才能使得许多重要的带有文献性、历史性价值的作品归入美术馆,变成公共财富。”
资源整合和馆际交流已成为美术馆界互通有无和资源共享的常态,公立美术馆间的合作与交换展览越来越多,公立与民营美术馆之间的互动也逐渐破冰。“我们不怕配送东西给民营美术馆,但也要把他们的好作品、好展览引过来。我们不要想做老大,而是要做领头人,把大家集聚起来建立一个美术馆联盟,坐在一起共同思考美术事业的发展问题。”上海中华艺术宫馆长施大畏说。
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依然是美术馆面临的尴尬现实,加大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力度,是提升美术馆专业化水平的切实举措,这些具有辐射作用的“种子人才”,将对美术馆的专业建设发挥积极的影响。近年来,文化部艺术司委托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及相关学术单位和艺术机构,开展了包括管理人员、策展人员、典藏人员等在内的一系列美术馆专业人员的培训项目,未来将通过更加全面的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美术馆人才队伍,推动美术馆事业的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