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多的绘画作品,并非一日之功,也只是他所有创作中的一部分。他的“主业”是雕塑,绘画只是他做雕塑,塑了一天形或者刮了一天泥后的“闲余”活动。同时也是日积月累、勤奋刻苦的成果。他选择用水墨这种洒脱的方式来放松,调节情绪和状态。而在这其间往往会迸发出新的灵感,启发第二天的雕塑创作。
且行且思且做
在2012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上,一组题为“中国孩子”的雕塑作品就曾引起过校内外的轰动,而石富正是“中国孩子”的作者。
那年寒假,曾经也是留守儿童的他,再次踏上回乡旅途,怀着感切之心去看望那些留守的孩子们。他敞开心扉和这些穷苦而天真的孩子一起劳动、一起玩耍,为上百个孩子拍照、采访、画速写……同吃同住的考察令石富深受触动,他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于是决定用艺术的力量让这些孩子们得到更多的关注。
回到学校的石富,一刻也没有耽搁,一头扎进工作室。两个多月,一气呵成,完成了70个人物共50件泥塑作品。这组雕塑里的每一个“孩子”都灌注着石富的真情和爱心,或站或坐或蹲,或茫然或沉默或淡定,感染了每一位观者,获得当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优秀毕业生作品。此后,这组雕塑在清华百年校庆期间公益拍卖专场中拍卖,并将所得的善款全部捐给清华大学新百年基金的“关爱留守儿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