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拍卖 > 细数2014年度海内外艺术品拍卖市场五大现象

细数2014年度海内外艺术品拍卖市场五大现象

2015-01-09 15:09 文章来源:文汇报   分享到微信
Scan me!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摘要:2014年的海内外艺术品拍卖市场,究竟什么让你记忆犹新?在经历了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前几年仅仅追求投资回报的“疯狂”之后,藏家们已呈现出更多的理性。虽然依旧不乏天价拍品出现,但在价格此起彼伏的背后,人们已经看到了市场风向的转变:一些特色拍品反而更容易引起藏家的关注;一些以往被低…

  2014年的海内外艺术品拍卖市场,究竟什么让你记忆犹新?在经历了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前几年仅仅追求投资回报的“疯狂”之后,藏家们已呈现出更多的理性。虽然依旧不乏天价拍品出现,但在价格此起彼伏的背后,人们已经看到了市场风向的转变:一些特色拍品反而更容易引起藏家的关注;一些以往被低估的藏品种类,其内在价值得到重估。在这个过程中,不少中国内地收藏家进一步“进军”海外市场,成为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不可忽视的生力军。

  而在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印象派和现当代艺术品屡屡创出天价,成为全世界藏家关注的焦点,这显示出西方金融危机带给国际艺术品市场的负面影响已逐渐消退。

  现象一 名人手迹持续升温 茅盾评论手稿拍出1207.5万元天价

  2014年的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名人手迹持续升温,成为各方藏家竞拍的“抢手货”。在南京经典拍卖会上,茅盾手稿《谈最近的短篇小说》经过44轮的激烈竞价,最终以1050万元的价格落槌,加上15%的佣金,成交价达到1207.5万元,创下了现当代中国文人手稿的拍卖新纪录。在中国嘉德秋拍中,陈寅恪致董作宾信札,估价只有15万至30万元,成交价竟然达到了276万元。据有关专家查对,三联书店的《陈寅恪集·书信集》第2版没有收录过该信札,可见该信札是陈寅恪的一封佚札,这也是其吸引众多藏家的原因之一,对于陈寅恪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李亮
首页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 资讯快报
  • 学术交流
  • 市场透视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