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拍卖 > 揭秘古董拍卖公司的诈骗伎俩

揭秘古董拍卖公司的诈骗伎俩

2015-01-12 15:06 文章来源:中国广播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导读】古玩拍卖行业乱象丛生,甚至处处是陷阱、骗局。一些打着拍卖旗号的公司恶意抬高市民藏品估价,“皆大欢喜”之际,轻松收取“境外拍卖”运作费,而后再无下文。《天天315》揭秘:古董拍卖公司的诈骗伎俩。

  央广网财经北京1月8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随着一波收藏热的兴起,古玩拍卖行业变得乱象丛生,甚至处处是陷阱、骗局。最近天天315节目接到多位藏友投诉,一些有拍卖资质的文化公司打着“境外拍卖”的幌子,招摇撞骗,骗取藏友钱财。这些文化公司的“骗钱路线”如下:恶意抬高市民藏品估价,“皆大欢喜”之余,轻松收取“境外拍卖”运作费,而后再无下文。

  安徽的杨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事,他用手机浏览过一个叫上海“瑞艺德拍卖公司”的网页,几天之后就接到了这个公司的电话,问他是不是手里有大明元宝,可以拿到上海帮他做鉴定和估价。杨先生自己在网上查的能卖一百万,但“瑞艺德拍卖公司”告诉他能卖五百万,这样的高价让他立刻动了心,随后就到了上海“瑞艺德拍卖公司”。公司的工作人员立刻安排了专家,果然所谓的专家鉴定后。承诺杨先生可以参加公司在香港办的拍卖会。但前提是要交3万元通关费。

  后面的事情可想而知,杨先生的大明元宝并没有卖出去,并且公司改口说这画是假的。这讲价下来的一万元也打了水漂,因为这家公司跟他签订的合同上明确写着,如果藏品流拍就不收钱,但通关费和服务费是不退的。

  与杨先生有相同遭遇的还有二十几个藏友,一位姓朱的女士,在地摊上买了一个所谓明朝宣德的花瓶,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被这家公司找到了联系方式,告诉她可以鉴定和估值,朱女士到了上海,让她喜出望外的是可以估值高达一千万元。前提是让朱女士交3万元。

责任编辑:李亮
首页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