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友手上的那份“白契”,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其背面粘贴有50元、500元、2000元三种面值不等的1949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票”,共9张。据介绍,这几张印花税票的存在,也提升了“白契”的自身价值。
所谓印花税票是由税务部门印制和发售的一种印花税完税凭证,主要是针对从事商业活动、财产转移、权利许可、证照接受等行为而书立、使用、领授的凭证,为征收一定数额税金的一种税。
从上世纪初北洋政府时代起,我国开始发行印花税票。新中国成立之后,陆续发行了十余版印花税票,自2001年以来(不含2002年和2004 年),我国每年都印制发行新的印花税票,除了实际使用意义外,与集邮类藏品相似,也被作为了一种收藏品。建国后的印花税票,1949年11月发行的首枚印 花税票“旗球图”和1952年发行的“机器图”、“鸽球图”现在市面上已经相当罕见。1988年发行的“建设图”一套9枚; 1988年至2014年期间共发行13版印花税票;这些印花税票较容易形成系列收藏。
与邮票相比,印花税票的发行品种要少很多,面值也要高出不少。尽管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集邮协会已把印花税票纳入集邮收藏,但印花税票收藏至今仍比较小众,价格上属于慢慢升温型。
栏目组鉴定专家表示,印花税票销售时不会打折,保值性强,还有升值空间。原则上每年发行一套,发行量远少于邮票;实用性比邮票强,消耗量大,市场中的流通量也绝不能与邮票相比。因此,印花税票是一种值得藏友关注的相对冷门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