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9 元代当阳峪窑酱釉双系罐 焦作市中站区元代靳德茂墓道出土
从最新的墓葬出土资料看,当阳峪窑酱釉瓷器在元代初期仍在继续烧造。2007年5月,焦作市中站区一座墓的墓道内清理出珍贵文物83件,其中3件为元代瓷罐。这3件瓷罐原定为黑釉,现有两件定名为酱釉,并在北京艺术博物馆“当阳峪瓷器艺术展”上展出(图9)。此两件酱釉罐,均为侈口,鼓腹下收,圈足。肩部饰树叶形双耳,内外施酱褐色釉,釉色纯净,腹下部至足部露胎,造型、艺术风格等均与同期的钧窑双系罐十分相似。通过墓志可知,此墓葬为元代怀孟路总管靳德茂之墓。靳德茂(1210~1292年)在元世祖忽必烈时期任尚药太医、太医院副使等职,曾随皇帝赴江南巡游,凭借高超的医术救治过许多人。靳德茂年老辞官回乡后,被封为“嘉议大夫怀孟路总管”,享受正三品官的待遇。这两件酱釉罐的出土,至少说明在元代初期,酱釉瓷器仍为高级贵族所使用并珍爱。靳德茂墓距离当阳峪窑窑址较近,故不排除此两件酱釉瓷器为当阳峪窑元代烧造的可能。也就是说,当阳峪窑酱釉瓷的生产延续至了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