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导 学术发力 精品先行
——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观察
本报记者 胡立辉
2011年,全国美术馆开始实行免费开放,在一片叫好声中,也有人担心:面对国内美术馆缺少固定陈列、展览参差不齐的现状,观众愿不愿意走进去?即便走进去了,在公众审美需求不断变化的今天,怎样吸引他们驻足?2012年,文化部首次组织推出“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以挖掘各馆藏品资源,鼓励自主策划馆藏精品展览为抓手,推动美术馆专业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该活动已连续举办了3年,共推出专题展览98个,展出馆藏精品约1.28万件(其中约60%的藏品为入藏以来首次展出),观众总量近500万人次,国家财政累计投入1100万元。
参与的美术馆多了,藏在深闺的作品露脸频繁了,公共教育与推广的手段也丰富了,大家的点子与做法更广了……就连评审汇报也有许多美术馆长亲自上阵,“我们以前不敢来,因为跟许多大馆比,我们藏品少得可怜。但是一点点做下来就发现,小馆也有可挖掘的资源。”某馆长坦言。为了更加公平公正公开,加强美术馆间的交流,每年的活动结束后,文化部都会组织专家对入选“展出季”的项目进行评审验收,从中评选出优秀展览项目,同时加大对该项目实施的社会监督力度。除以国家重点美术馆为代表的一些大型综合类美术馆每年都推出重磅展览之外,一些美术名家艺术馆(纪念馆),还有一些地市级甚至县级的基层美术馆也积极参与其中,“展出季”的参与程度和惠民特色日益明显。免费开放后,以“展出季”项目为代表的美术馆展览已然成为各地美术爱好者可以便利享受的文化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