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从俄罗斯油画作品中读出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

从俄罗斯油画作品中读出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

2015-03-11 11:13 文章来源:浙江在线-美术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社会主义”的政治概念和“现实主义”的文艺概念相混搭

1932年苏共17大作出“改组文艺团体”的决议,改变当时的文艺界状况,成立统一的美术家协会。从此结束了美术界各种流派多元并存的局面。接 着,1934年高尔基在苏联作家代表大会上提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口号中把“社会主义”的政治概念和“现实主义”的文艺概念相混搭。历史地 看,这个提法是不够科学的。但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艺术家们还是按照这个方针进行创作,肯定现实,面向生活,反映在作品中是歌颂正面人物和社会新气象的革 命乐观主义精神面貌。由于当时苏联政治稳定,经济发展,随之文艺创作也比较繁荣,出现不少优秀作品。在展览中,如:阿·格拉西莫夫的《雨后》,谢·格拉西 莫夫《集体农庄市场》,莫拉沃夫《乡村户籍登记处》,康恰洛夫斯基、马什科夫的静物和肖像以及富有生活气息的普拉斯托夫两幅油画,都属于这个时期的作品。

历史残酷 作品却感人至深

1939—1945年是苏联历史上最艰难的时期,法西斯的侵入使许多艺术家放下画笔奔赴前线抗击法西斯的侵略。待到战争结束以后,文艺界情绪高 涨,可是却被当时极左文艺政策所扼杀。当时的文艺政策是:全盘否定西方文艺,肃清西方资产阶级文艺思想的影响。于是,许多艺术家受到批判,文艺界出现僵化 教条主义和矫饰风。但是,由于卫国战争和战后建设生活的激荡,使艺术家自觉地在作品中注入对祖国、乡土和人民的热爱,依然产生了一些感人至深的作品。如 《前方来信》、《战后休息》、《粮食》、《和平的原野上》以及这次展览中杰伊涅卡的《莫斯科郊区》,科林的《库克雷尼克塞肖像》,马克西莫夫《拖拉机手萨 沙》,雅勃隆斯卡娅《早晨》等等。

“文艺的回归” 寓意性和哲理思考当道

上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文艺政策得到了整顿,批判了文艺界的极“左”路线和前阶段流行的矫饰风和个人颂拜风。苏联美术界有了 新的转折。艺术家也开始接触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对印象派以及其他传统艺术进行再认识,重新思考艺术中如何表现人的价值和个性,探讨艺术的功能。美术创作中 开始打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格局。画家们回复到比较自由的气氛中。这种现象,他们称为“文艺的回归”。特别是60年代至80年代,出现了对现实主义风 格的多种理解和探索。涌现出“严格的现实主义”、“亲切的现实主义”、“有表现力的、浪漫的现实主义”等流派。

苏联理论家把这段时期的美术归纳为“艺术思维形式”,即“真实再现形式”、“联想形式”、“真实—联想形式”三种。其中所谓“联想形式”的艺术 思维,就是循着完整、详尽的寓意联系方法,主要用暗示、对比、比拟、借喻等方式进行“思维”。例如“严肃风格”其特点是追求艺术形象的悲剧性,描绘生活中 困难和艰苦一面,作品往往具有寓意性和哲理思考的特点,强调联想,而不推崇真实的再现,追求更广阔的联想天地。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如:莫伊谢延科、科尔热 夫、波普科夫等。在这次展览中有他们代表性作品。莫伊谢延科《通讯兵》、《姐妹们》、《五月九日》,科尔热夫《画家》,梅尔尼科夫《西班牙三联画之一—马 德里的一场斗牛》,波普科夫《父亲的军大衣》等等。

 结语:

经过3个月时间的内部整修,全山石艺术中心于3月6日以全新面貌迎接八方来宾。除俄罗斯特列恰科夫国家画廊藏品展外,艺术中心正在展出的“典藏 西方大师油画原作展”进行了一次较大的调整,增添了不少新的藏品,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画派画家杜索的《带帽的男子肖像》、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威尼斯画派三大画家之一丁托莱托的《贵夫人肖像》、17世纪法兰德斯著名画家凡·戴克的《鲁本斯像》及《英国穿蓝衣裙的女皇玛丽娅肖像》、意大利画家库都 佐《两个倒立的男孩》、俄罗斯巴克斯特、夏加尔、梅尔尼科夫、雅勃隆斯卡娅等重量级画家的纸本绘画等等。此外,“全山石各时期代表作品展”也更换了一些新 的作品。给观众带来了新的视觉体验,非常值得一看。

本文来源:浙江在线-美术报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