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从题材及尺寸角度而言,明代玉带板之题材莫过表示等级之龙、麒麟瑞兽之类与喜庆吉祥之题材。近来所见有“鹊桥相会”“张生红娘”等戏曲题材,究其题材生成年代及主题都不应出现于带板这一表示封建等级制度器物之上,多为明清尤其是清代玉牌子题材,故而出现此类题材也应综合判断,需警惕考虑。明代玉带板的尺寸皆有定制,虽无文献准确记载应该有何等尺寸,但以常识判断也可辨识。近来所见一块圆桃带板,长宽都已超过12厘米,按比例计算,排方当已长十数厘米,铊尾更是巨大至二三十厘米,与旧时冠服制度已然不成比例。纵观明代玉带板之尺寸,排方基本在5-8厘米长、4-6厘米高、厚0.5-1.5厘米。圆桃基本在4-6厘米高、4-5厘米宽、厚度等同排方。辅弼基本在2-3厘米长、5-7厘米高、厚度等同排方。铊尾基本在8-16厘米长,5-8厘米高,厚度等同排方。超越这个范围者,需要特别谨慎的综合判断,虽不排除有特大尺寸的真品存在,但这种现象应该极少出现,不会轻易碰到。
明代玉带板作为中国古代玉带制度最后的辉煌,贯穿明代始终,成为玉带制度发展的集大成者。随着古玉收藏的兴盛,玉带板作为一个逐渐被发现和重视的品种,将会越来越受到玉器收藏爱好者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