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送给南国都市报,这就是我练的倒写草书,从最后一个字的最后一笔开始写,倒着写完整句话,把纸张颠倒才能看出写的是什么。我已经倒着写完了包括毛泽东诗词在内的众多书法作品。”朱金成笑着说道,眼里闪过一丝自豪。
这样一位轮椅上的老人,与这样一项倒写草书的书法绝技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朱金成回忆,这一切源于大学时与同学补课的经历。
练字六十年
为书法中风入院
朱金成原籍山东德州,1961年考入黑龙江大学,童年时的朱金成非常痴迷于写字,出身于农民家庭,平时喜欢拿着木棍,在地上写写画画。进入大学 后,学校图书馆成了他最喜爱的地方,除了打篮球,朱金成喜欢在图书馆里看书练字,有时还会凭空练字,甚至用手指在身上写字。多年来坚持读书学习的习惯,朱 金成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找朱金成补课,也成了那时班里同学的一时风潮。
“当时在图书馆里,大家都是面对面坐着,笔记写完了,把本子交给同学们,才能看到内容。当时也是出于好奇,就想尝试另一种书写方式。”朱金成说,这是他开始研究倒着写字,同学们面对面坐着,写完一面,同学们马上就能看到。
新的书写方式让朱金成十分欣喜,也让他开始琢磨,如何把这种写法进行优化。就是在这时,酷爱草书的他看到了号称“草圣”、唐代书法名家怀素的作 品,朱金成决心超过怀素,可是仔细研究过怀素的字后,他觉得几乎是不可能的。“怀素是一千多年来无可超越的草书高手,几乎是难以超越的。当时我已经会倒着 写字,于是我想,既然正着写超不过他,那我就倒着写看看。”这一想,让朱金成停不下来,他开始了倒写草书的练习,这一练,让他从右手练到左手,让他从大学 练到工作,直至退休。
朱金成的倒写草书技术,让他得到了国内诸多书法家的称赞,千禧年在冰天雪地的松花江上写出168米长的“龙”字,让他获得了“天下第一龙”的称号。
今年1月25日晚,朱金成在广州的家中练字,兴致一时高涨,写了一晚上书法。次日凌晨4时,当最后一笔完成,朱金成也如笔尖上坠落的墨珠一样, 重重地摔在地上。事后,朱金成被诊断为中风,经人介绍,来到三亚农垦医院住院治疗。由于发现及时,加上治疗得当,朱金成恢复得非常快,如今又能拿起笔。只 是远在国外的女儿非常不满,责怪他练字过火。“发了短信来,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回了几个字:‘前世无才当过客,今生爱字死不休’。”朱金成笑着说。
广发英雄帖
赢家将获100万元
大学毕业后,朱金成来到松花江水利勘测设计院,书法成了他工作之余的最大爱好。10多年前退休之后,朱金成有更多的时间钻研他所喜爱的书法,他走访多个省市,只为了能够与同样热爱书法的人进行切磋。
2004年,朱金成来到重庆龙潭镇,为了专心练字,找了一处山洞住了起来。“那一片比较僻静,但是又不至于没有人烟,在那个地方练字,环境比较宁静。”朱金成说,这一练就是三年,周围村民都知道了这个住在山洞的书法爱好者。
2014年5月,朱金成在重庆摆擂,拿出自己左手狂草倒书的绝技,表示如果有人能用左手狂草倒着写红楼梦等名著,能够在书法上超越他,就拿出一 百万元赠与对方。但是直到目前,仍然没人超越他。“最初有几人来挑战,但是都没写出来,到目前为止,还是没人挑战成功。”朱金成说道。
今年3月13日,轮椅上的朱金成再次发出英雄帖,规则不变,只要有人能在左笔狂草倒书,即左手持笔倒着写狂草上能够赢过他,将奖励对方100万元人民币。“左笔狂草倒书写出红楼梦等名著全文,在书法上能够超过我,将奖励对方100万元人民币。”朱金成说道。
只有一名学生
希望书法真正走入学校
练字多年,朱金成带过不少学生,可是如今,身边只剩下杨女士一名学生坚持练字。这让朱金成感到一丝凄凉。联想到如今许多年轻人对于书法的不了解,更让他觉得十分遗憾。
朱金成的儿子和女儿都在国外,他独自一人住在国内,到了古稀之年,对于一生钟爱的书法,他更多的把它作为一项使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 化,也是国粹。虽然书法课每个学校都有,但是坚持写书法的学生却不多。”朱金成表示,如同足球需要从娃娃抓起一样,书法也要从娃娃抓起,从小接触传统文 化,并将之培养成一项技能,既有利于培养自身的情操,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
“科技在发展,手机、电脑越来越普及,很多人甚至已经很少写字。但是书法存在并发展这么多年,永远不会过时,九万多个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 心,永远是民族骄傲和自豪的资本。”朱金成的学生杨女士建议,希望书法能够真正在校园中普及,开设相关的课程,让学生们知道,汉字不只有印刷体,还有手写 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