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资料
《TEFAF2015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研究数据显示:
去年艺术品市场流拍率近六成:创历史新高
“2014年市场上拍量比2013年增加了8%,但成交量却同比下降1%,市场流拍率创下新高,达57%。”欧洲艺术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徐晓玲 在会上分析《TEFAF2015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时如此强调,引起了现场与会者的关注。该报告的作者安德鲁认为,这说明市场的买家基础不足,而且还存 在供给方面的质量问题。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投资者缺乏法律保障
考虑更谨慎致流拍率高企
近日,在“上海对话-艺术开启未来”的高峰对话活动中,欧洲艺术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徐晓玲对《TEFAF2015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下称报 告)进行了深度解读。报告指出,2014年市场上拍量比2013年增加了8%,但成交量却同比下降1%,市场流拍率创下新高,达57%。
根据报告显示,在过去的10年中,进入拍卖的拍品数量增加了338%,达3900万件,而实际成交的数量只增加了187%,而且远低于2007年的市场峰值,当时的成交数量接近5000万件。“这意味着高价艺术品在拉动市场的成长”。徐晓玲称。
报告根据AMMA(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数据显示,2004年的拍卖市场有34%流拍,而这个比例从此之后一直在“稳步上升”,甚至在市场最 繁荣的高峰时超过了50%。安德鲁认为,这种趋势在繁荣发展的市场中是不正常的,说明市场的买家基础不足,而且还存在供给方面的质量问题。
报告分析,长期以来,赝品造伪、拍品来源、标价过高、质量低下等方面致使投资者对艺术品的“容忍度降低”,而更重要的是“缺少确保拍品真实性的立法,也几乎没有关于赝品的法律支持,众多拍卖行缺少提供完全担保的动机,买家几乎不受保护。”
而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执行院长孔达达在接受收藏周刊记者采访时,对于如此高企的流拍率分析称,“一方面受经济环境影响,另一方说明买家日益成熟、理性,他们现在的考虑会更加全面和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