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陶瓷 > 河南博物院藏花釉蒜头壶:斑斓多变的釉色(组图)

河南博物院藏花釉蒜头壶:斑斓多变的釉色(组图)

2015-05-29 18:02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图一 唐 花釉蒜头壶 河南博物院藏

图一 唐 花釉蒜头壶 河南博物院藏

高34.5厘米,口径10厘米,足径11.5厘米。壶口作五瓣蒜头状,短束颈,圆溜肩,肩部饰对称的泥饼状直立双系,颈部、肩下有凸弦纹装饰。长腹圆鼓,下腹渐收,矮饼足。1973年河南省新野县出土。

花釉瓷器又称“花瓷”,以花釉瓷鼓而闻名。唐代南卓《羯鼓录》载:“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羯鼓录》成书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及大中四年(850年),是有关花瓷的最早的文献记载,也是人们把花釉瓷器称为“花瓷”的缘由。花釉瓷器唐朝初期创烧,鼎盛于唐朝中期,唐末逐渐减少。花釉瓷器是我国迄今发最早的窑变釉瓷,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一件花釉蒜头壶,通体黑釉,釉色微微泛褐色,黑釉上有不规则的灰白色斑块,腹部近足处及足部露胎。灰白色的彩斑似随意涂撒在黑色的底釉上,给原本普通、单调的黑釉蒜头壶创造出惹人惊叹和想象的艺术效果:其一,形成了空间美。灰白色的彩斑贯穿壶的口部、颈部、腹部甚至是双系,把壶体分割成不规则的空间模式,形成空间的随意之美。其二,形成了色彩美。黑色的底色,若没有灰白色的彩斑,就会显得沉闷、乏味。灰白色的彩斑,使整体响亮、明快,同时具有黑白灰的色彩层次,它们互相谦让、衬托,只有中性的黑色保持了应有的沉稳的低调时,略显温和的灰白色的魔力才能显现得淋漓尽致。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