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翠鸟》扇面虽小,但应是胡絜青先生的精品。荷花、花蕾、荷叶占满了扇面,荷杆上还停着一只翠鸟,正回首张望,与花、叶呼应。水下三条小 鱼,摇头摆尾,活灵活现。整幅画动静结合,兼工带写,足见其深厚功力和鲜明风格。这两幅小画更珍贵之处在于它们原本残缺、无款,是因为舒乙先生的修补、题 字,才使我们今日能艺海拾珍,一睹佳容。舒乙先生的书法既对原作来龙去脉作了说明,作了佐证,避免原作再遭损毁和遗失,也是锦上添花,使之书画合璧,拓展 了我们对作品欣赏的广度和深度。
我读过老舍先生的许多作品,并藏有老舍书稿及相关资料,但因与老舍先生隔代,从未谋面,是为憾事。我与长寿老人胡絜青则有缘相识,后来又幸会舒 乙先生,并且获得过胡絜青先生题赠绘画和书法作品。舒乙先生也曾赐字赠书。此次老舍、胡絜青画展中一些年轻的书画家也有不少是我的朋友,我也收藏有他们的 作品。我的收藏观念和情趣与老舍、胡絜青有诸多相似之处,观此展览,倍感亲切。睹物思人,如同与亲人相聚,与朋友会话,常有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 知。其实接触过老舍、胡絜青夫妇的人都有同感,黄胄夫人郑闻慧先生就对我讲,她曾在北京与老舍、胡絜青比邻,当时这夫妇二人已经“名满天下”,而她只是一 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记者,却可以随便出入老舍家,受益良多。直到现在谈起,仍让她唏嘘不已,无限感念。此次展览中,就有黄胄赠送胡絜青的《教子图》。
这次展览还让我有机会读到老舍先生关于书画艺术的一些文章,更在书画作品之外直指心灵,发人深思。1944年1月,老舍曾写过一篇《假若我有那 么一箱子画》的文章,发表在当时的《时事新报》上,既为了回击当时他们有一箱子齐白石画的谣传,也为了讥讽那些借战争发国难财的人。他在文中写到:“若真 有那一箱子画该怎么办呢?一是办个展览给老画家做宣传,让大家饱眼福……另外标价出售,收款以后,赠给文艺界、戏剧界、美术界、音乐界的抗敌协会,剩余全 部交给文艺奖助金委员会,用心救助贫苦的文人,可是叫我上哪里找那一箱子画呢?”从此次展览中可以看到,老舍、胡絜青后来真的有了一箱子齐白石的画,与当 年他们只有两张齐白石的画已不可同日而语了。那么如今这些画怎么样了?他们的继承者舒乙先生和其姐妹们用行动继承了老舍、胡絜青遗风,不但没把这些画作为 私产藏之密室,而且正像老舍当年说的那样:多次举办展览,此次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出版画册,广泛宣传;还把一些价值连城的精品捐给了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美 术馆。老舍纪念馆也免费向社会开放,让齐白石、老舍、胡絜青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惠及普通民众。这无疑是文人最高尚的情怀、最伟大的精神品 格。
老舍和胡絜青先生的收藏,正如舒乙先生所说,完全是以兴趣为出发点,不受世俗影响,不求贵重,几乎完全是一种文化上的认可,是一种对艺术的偏 爱,是艺术上的唯美主义。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收藏才与众不同,才能不受名利干扰,不急不躁,不俗不乱,以情义道德为基本准则,以真、善、美为衡量标准,最 终使其珍藏精品荟萃,另成奇境,更显高雅,更加高贵,更加具有人文价值。“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正是:别样收藏别样情,老舍絜青铸丹青。文章妙笔琴 瑟曲,鸿儒名士留真容。无意富贵只为爱,方为藏界树新风。培根固本传文化,富民强邦大道兴。
来源:《文物天地》2015年4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