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国斌老人展示地图,居住证和地图上的“省公署”说明是同时期的。
□文/图 记者 金丽
昨日,71岁的白国斌老人向记者展示了他前些年收藏的日伪时期的两张居住证及一张地图。他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希望这些遗证能让年轻人牢记历史,激发爱国奋进精神。”
老居住证上见证日伪政府罪行
记者看到,这张日伪政府时期的定县居住证长10.5厘米,宽7厘米,纸质陈旧,纸面略有破损,但字迹、相片、印章清晰可见。证件字体按古文籍顺 序从上至下,以右至左,皆铅印。正面右上方是“第123178号”,中间是“居住证”,左下方是“河北省公署发给”。该证内页是持证人姓名、性别、年龄等 基本情况,并贴有一张黑白半身照片,地址为“定县第五区南燕乡一保三甲七户”,填发机关为“定县公署”,盖有红色篆字“定县”长方形印章。
白国斌老人介绍说,从证件填发时间“中华民国三十一年三月(1942年)”和“定县公署”看,即是全国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战时期,日伪为维护其 反动统治,加强了对农村的控制,进一步限制抗日爱国人士和共产党员的活动,在其占领区域实行保甲制度,强行清查户口,推行“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