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陶瓷 > 越窑青瓷衰落原因考辨(组图)

越窑青瓷衰落原因考辨(组图)

2015-06-10 11:26 文章来源:99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


其实,导致越窑青瓷盛极而衰的真正原因是多方面的。上述讲到的部分理由是不能成立的。比如,大多数窑场建在坡地,与水稻种植没有很大的矛盾;饮茶毕竟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越窑青瓷产品不可能仅仅因为“斗茶”习俗的改变而被取代。至于越窑青瓷衰败的政治原因,也是站不住脚的。没错,吴越王钱镠(852—932)为了保持对北方中原王朝的进贡,曾经命令越窑青瓷烧造大批贡瓷。进入北宋以后,钱镠成为其属国,而“赵宋诸帝力戒奢侈,禁用金饰”,于是越地贡瓷数量大幅度减少,导致越窑青瓷日益衰落。”事实上,越窑青瓷不同于汝窑等官窑,维持越窑青瓷生产主要依靠民间的购买和海外出口,虽然越窑青瓷也承烧了部分贡瓷,特别是在吴越时期,但越窑青瓷的经营仍为民间经营,越窑青瓷的产品也面向民间销售,越窑青瓷作为民窑的本质并没有改变。既然是民窑,那么越窑青瓷受统治阶层喜好的影响就不是很大。

诚然,各地窑场的兴起加速了越窑青瓷的停烧,但并非越窑青瓷衰落的直接原因。因为各地窑场的兴起多在北宋晚期以后,而这时越窑青瓷早已开始走向衰落。从越窑青瓷衰落到元代以后景德镇窑大量出口之前,越窑青瓷的出口规模在国内是无与伦比的,在海外市场根本没有竞争对手。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