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中国的艺术品交易之外,我也观摩和参与过西方当代艺术的交易和其他门类的交易,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人们对于艺术品交易给予这么多的关注、报道和参与。这是从来没有的,是空前的,是不是绝后我们还不知道,希望新一轮的艺术品电子商务浪潮启动之后,艺术品市场有一个崭新的局面。
第三,这20年来的中国传统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为下一步的文化产业,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的建设,都起到了极大的基础建设的铺垫功能。
那新一轮的艺术品电子商务、新一轮的移动艺术电商,例如大咖拍卖,是不是要把如保利拍卖、嘉德拍卖里这些高大上的、动辄上亿的作品就这么大规模地转移到线上呢?显然不是。
刚才描述的传统拍卖市场,对于新的艺术品在线交易形态,就没有太多直接的相关性了。但是我下面要说三点,是20年来传统拍卖艺术品交易的不足,也正是我们新兴的艺术电商模式可以加以纠正的。
我刚才说了传统艺术的三个成就,那它的三个不足是什么?
第一,我们把艺术品作为一个投资行为,完全忽略了它的文化属性。
很多人只买不看,买完就放在拍卖行里,过了三五年又继续上拍。这种做法就是完全屏蔽了收藏和艺术品的文化属性,从长远讲会对艺术品市场和艺术品交易带来很大的危害。
第二,中国艺术品市场有规模没标准,甚至好坏不分。
人们只是在趋利的动机下进行单纯的投资购买行为。我希望这些弊端在艺术电商模式中能够得到纠正,投资型收藏在传统的艺术品交易里面已经难以为继了。很多藏家收藏了大量的赝品,没有专业意识、没有标准意识。这种投资型主导的交易形态、交易模式、交易标准肯定是难以为继的,亟待改变。
第三,传统的20年艺术品市场,误导和屏蔽了大量的可能的参与者、投资人、爱好者。
什么叫误导?
我们经常问艺术品投资能不能赚钱?而忽略了它的文化功能、人文功能、感情功能和交际功能,变成了盲目投资。很多人只会买,不会卖。这么多寻宝、鉴宝节目,这么多错误个案说明这个领域有大量的误导现象。
什么叫屏蔽?
一种是信息屏蔽。喜欢但没有精力研究、想介入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没有互联网提供便捷的交易咨询,拍卖行专家也没有精力一件件解释,人们往往不知道如何择其门而入。
另一种是价格屏蔽。50年代,中学教师的月工资大概是七八十块的左右,大学教授大概是150到200左右。而当时,齐白石的画依然是二三十块钱。我曾经买过齐白石1947年的画,我买了一批齐白石的作品,列了一个清单,便宜一点大概四尺三花了4块钱,贵一点就是四尺对裁花了7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