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雕塑 > 赏析:阿波罗与达芙妮

赏析:阿波罗与达芙妮

2015-06-30 13:53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 阿波罗与达芙妮 高243cm 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 1622-1625年


巴洛克大师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1598-1680)的雕塑作品《阿波罗与达芙妮》现存于罗马的博尔盖塞美术馆。这里有着丰富的古物收藏,拥有众多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艺术大师的杰作,同时因存有大量巴洛克雕塑而声名远扬。

博尔盖塞家族是贝尼尼初入罗马崭露头角后的第一个赞助家族,不仅以拥有丰富的古物收藏著称,更是直接引领了罗马巴洛克艺术的赞助之风,其收藏在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都有着无可取代的特殊地位。而其中的《阿波罗与达芙妮》,是最值得驻足观望的。

1622年至1625年间,贝尼尼创作了一组名为《阿波罗与达芙妮》的雕像,在这件作品的创作中,贝尼尼大胆地将文艺复兴时期对于古典主题的崇敬与当时潮流所高扬的现实经验结合在一起,使这一表现青春魅力的作品中充满了紧张的运动与激情。

这件作品表现的是公元1世纪拉丁诗人奥维德在《变形记》中讲的一个故事:太阳神阿波罗向河神女儿达芙妮求爱。目空一切的太阳神阿波罗瞧不起丘彼 特的箭艺,这使小爱神很恼火。为了向阿波罗复仇,丘比特将一支使人陷入爱情漩涡的金箭射向了他,使阿波罗疯狂地爱上了达芙妮;同时,又将一支使人拒绝爱情 的铅箭射向达芙妮,使姑娘对阿波罗冷若冰霜。达芙妮逃进了森林之中,衣服被树枝撕破,这使阿波罗失魂落魄,欲火中烧,紧追不放。当达芙妮回身看到阿波罗 时,她大声向父亲呼救,河神听到了女儿的声音,在阿波罗即将追上她时,将她变成了一棵月桂树。阿波罗见此情景,悲痛不堪,跪在月桂树下哀悼道:“最美丽的 达芙妮啊!我已永远失去了你,但你是我的树,以后在我掌管的一切部门:诗歌、音乐、美术,凡是优胜者我都要为他们戴上用你的叶子编成的花冠。”于是月桂树 也就成了阿波罗的圣树。后世欧洲文艺界给优胜者头上戴桂冠的典故,便来源于此。

时年27岁的贝尼尼根据这个传说创造了《阿波罗和达芙妮》的大理石雕像,表现了阿波罗的手触到达芙妮身体时的一瞬间,两人都处在乘风奔跑的运动 中,身体轻盈、优美。在雕塑的表现中,达芙妮的身体如此温润与真实,她开始变成月桂树,行走如飞的腿幻化为树干植入大地,飘动的头发和伸展的手指缝中长出 了树叶,即使是她最柔软的双乳也覆盖上了一层薄薄的树皮。然而,达芙妮的整个身体仍具有凌空欲飞的姿态,手臂与身体形成了优美的曲线。她侧着头,眼睛斜 视,目光由惊恐变为麻木,具有使人怜悯的美感。阿波罗眼睁睁地看着达芙妮变成了月桂树,神情由惊讶转为悲伤,却无力挽回。他的一只手仍然放在达芙妮的身体 上,另一只手则向斜下方伸展,同达芙妮的手臂形成一条直线,使整个雕像有一种优美的动感。人物都处在乘风追奔的运动之中,传递出一种上升之势,轻盈而优 美、充满生命力的优美感觉。这种充满激情、激烈运动的典型巴洛克艺术的特征,在这个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贝尼尼运用了自由的、无拘无束的设计,使人体更趋于苗条、纤细,完全不同于古典艺术的庄重和平静,富有戏剧性的动势和作品呈现出的“蜿蜒体 态”,成了17世纪的艺术时尚。在贝尼尼的作品中,让我们联想更多的是情绪的激动而不是动作本身,“在这件作品中贝尼尼准确地抓住了人物关系的瞬间动作, 以扭动和离心力把握雕塑结构的不平衡状态,从而给人物的情绪表现创造了可信的空间氛围。”贝尼尼从静态的材料中,引发出动态的有生命的形式力量,形成了一 种完全不同于古典主义的新的艺术语言。正是由于对艺术本身有了新的理解,贝尼尼赋予其新的意义,让它们负载着自己的情感去抒发对生命的感悟。

还有一种说法,这个作品从大理石中雕刻像是刚生长出的根部、枝叶以及飘动着的树,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另一位雕刻家——朱利亚诺·菲内利创作完成 的。菲内利曾在贝尼尼的工作室学习过,参与了作品最为精细部位月桂树的根和叶的雕刻工作,其精湛的技巧曾打动了贝尼尼。然而,没过多久,他就与贝尼尼产生 分歧,于是结束合作关系并赴罗马工作,1634年后又移居那不勒斯。或许是因为贝尼尼嫉妒菲内利的才华,这个作品最终归功于贝尼尼,而菲内利最终因为受不 了自己的杰作归功于他人,而离开了贝尼尼的工作室并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据说,这虽然不是贝尼尼第一次,但却是最后一次招收有如此天赋的雕塑家在他的工作 室了。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