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四系扁壶
习惯迁徙的蒙古人决定元青花中便携器物居多
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中一个勤劳勇敢、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子”,迁徙是古时蒙古人的显著特征。
与他们转徙随时的生活相适应,元青花中便于携带的器形特别多,如八棱的罐、执壶、梅瓶、葫芦瓶、玉壶春瓶。同圆形相比,八棱的器身显然易于扎系、捆 绑,也利持握,难滑脱。最典型的是四系扁壶。其肩设系以利穿绳带,形扁平以利贴身体,造型如此是为了便于驮负,元代的许多窖场都在烧造这样的器物,和习惯 迁徙的蒙古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重九恶七”的数字观念决定元青花装饰数量
装饰繁密是典型元青花的重要特点,它们由细巧的文化组成若干条带环绕器身,装饰带数量通常很多,但惟独没有7层的,因为这个数字和蒙古族的丧葬与元代的刑罚有关。相反,9层装饰带的元青花却为数不少,而这与蒙古族重九直接联系。
元世祖定天下之刑,笞、杖、徒、流、绞五等。笞杖罪既定,曰:“饶他一下,地饶他一下,我饶他一下。”自是,合笞五十,止笞四十七;合杖一百十,止 杖一百七。由于世祖皇帝的宽仁,七便与刑罚联系到了一起,在蒙古人看来七是不吉祥的。而五层、六层、八层、九层在元青花装饰上比比皆是。
特殊的蒙古族装饰题材
元代的一些装饰题材也同蒙古族有联系,其中,重要的首推为数甚多的麒麟。元代的麒麟纹形体若鹿,矫健英俊。尽管“麒麟”两字皆从鹿,元代的形象更合古制,总让人想起蒙古族“苍狼白鹿”的祖先传说。
元青花瓷器的装饰题材中名为角端的独角兽,也是蒙古族特有的装饰题材,角端的独角兽是在赞美成吉思汗的顺天意、施仁爱。
高安元青花博物馆:
高安元青花博物馆是世界上第一家以元青花命名的博物馆,该博物馆元青花藏量为19件,位居全国第一,全世界第三,为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元代青花瓷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参考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