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陶瓷 > 再过两三年 潮州朱泥壶会有个爆发期(组图)

再过两三年 潮州朱泥壶会有个爆发期(组图)

2015-07-20 11:10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手艺好的工人一个月能有七八千元收入

收藏周刊:10年前,潮州做壶的人不过几十人,现在的情况怎样?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群体发生变化?

谢华:现在有200人左右了。这个变化有两个原因:其一,随着潮州壶知名度的提升,喜爱潮州壶的人越来越多,市场需求量迅速提升,吸引更多的人 从业。其二,技艺的传承上有了变化。现在不再是保守落后的家族传承,而是以灵活开放的方式传承,有不少教授制壶技艺的培训班。比如韩山师范学院等几所高等 院校都开设了朱泥壶专业班;而我这里从2012年开始开设了免费的培训班。现在有市场,有渠道,学做壶的人数快速增长,培训班里这些20多岁的年轻人两三 年后便能很好掌握制壶技艺,成为行业的干将。

收藏周刊:目前政府对手拉朱泥壶的相关政策如何?

谢华:目前暂时还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很明显,潮州手拉朱泥壶有很高的市场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很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品。不但可以帮助解决一些 民生问题和就业问题,还能对从业者进行文化和艺术熏陶。现在从事这个行业的一些年轻人,手艺好的一般一个月已有七八千元收入。虽然跟泥巴打交道比较枯燥, 也很辛苦,但有此年轻人已明白学习一门手艺是很光荣的。

收藏周刊:2013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将不再由工信部“官办”,而交由协会性质的“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评选,您觉得这对行业是否有什么影响?

谢华:在我看来,如果有政府的参与,那么“大师”这个称呼的可信度和含金量会比较高。但不管哪里评选的“大师”,最重要的就是得凭真功夫说话。

简介

谢华 潮州手拉壶世家“俊合号”第五代传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紫砂朱泥壶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手拉坯茶壶项目传承人;广东工艺美术研究所研究员;韩山师范大学陶瓷学院客座教授。

名词解释

潮州手拉朱泥壶

宋代笔架山窑(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便有大量陶器的制作。宋以后,潮州成为陶器生产中心,潮州手拉朱泥壶是潮州陶瓷一奇葩,从清代中期,潮州朱泥壶便独具一格,广泛生产和应用,并代代相传一直延续至今。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