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陶瓷 > 再过两三年 潮州朱泥壶会有个爆发期(组图)

再过两三年 潮州朱泥壶会有个爆发期(组图)

2015-07-20 11:10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国之神器

国之神器

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谢华表示,手拉朱泥壶的发展关键在人才

10年前,手拉朱泥壶才卖一把才卖100多元,而近几年,即便在嘉德等拍卖行拍出几十万元一把的朱泥壶也算正常,手拉朱泥壶已逐渐得到市场认可 和藏家的赏识。作为唯一一位制作潮州手拉朱泥壶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谢华在接受收藏周刊记者采访时坦言:“再过两三年,潮州壶就会有个爆发期。”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实习生 曾树刚

免费授徒为了壮大人才队伍壮大行业

收藏周刊:为什么手拉朱泥壶会出现“技艺不外传,传男不传女”这种陈规?而作为打破这种陈规的第一人,你为什么会公开免费收徒授艺?

谢华:关于“不外传”的问题,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受当时的经营条件和经营理念限制。在改革开放前,或更早的年代,由于交通不方便,潮州壶的市 场基本局限在潮州本地,各大制壶家族都以突出自己的特色为招牌。如果技艺外传,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就会逐渐丧失,市场竞争力会被削弱,从而危及自身的生存。

但现在已是全球化的时代,潮州壶的市场不但面向全国,甚至走出国门。如果再像十几年前那样,还是以保守的方式传承,只有几十个人在做壶,明显就 会因从业人员太少、产量太低而难以产生区域品牌效应。没有量变就很难带动质变,潮州壶可能就很难走出潮州市场,更别说省外了。所以,我们急需迅速扩大队 伍。这是我打破陈规、公开授徒的初衷。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何潮州手拉朱泥壶存在数百年,却没有大的发展呢?经过认真调查研究,我认为,除了传承上的问题,还有泥料和技艺。但这 一切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问题。有好的人才,自然有人会去探寻好的材料,去钻研更高的技艺,去发掘更好的创意。没有人才,一切都是空谈。培养人才,就需要一 个平台,可以给他们施展才华和天赋的机会。我从2012年开始免费招收学徒,就是要给他们这样一个平台和机会。人才队伍壮大,这个行业自然可以做成一个更 大的地方产业,行业的壮大就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形成良性循环格局。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