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供图
业内人士:此类事件由来已久 机构往往配合捂丑
监守自盗用仿作换出馆藏名作,获利数千万元;懂行的“藏品管理员”把单位庆典上名家挥毫之作换成赝品,广开财路;住进总统套房的“贵客”几度住宿,就为把悬挂的名作换出……
一起近日公开的书画界 “狸猫换太子”案件令人先惊后怒,业内人士透露这种事件由来已久,多为“内贼”所做,机构往往为遮羞而“捂丑”,而藏品登记、管理制度有漏洞是屡禁不绝的主要原因。
文/广州日报记者林琳
业内建议:入库前拍照、登记资料
广东精诚所至总经理陈绮雯告诉记者,因为之前业内有过这样的教训,所以同行一征集到拍品就会立即拍摄原状,然后保存好第一手的资料,在拍卖前、拍卖后都会进行比对。
“入库前拍照、登记资料的工作非常关键,玩意出现争议、纠纷都可以有可查依据。”她认为,这一行的道德风险一直存在,所以需要建立完善的登记、进出仓、盘点制度,并不断用实践进行检验。
法律人士:
拍卖行无责
但要配合退返赃款
律师王步林告诉记者,这种“调包案”属于盗窃,书画是赃物,变卖所得是赃款,拍卖行及购买人无需为赃物的交易承担责任,但应该配合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