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宫博物馆藏
清代达赖、班禅敬献中央政府的礼品
文/辛宇玲 摄影/ 张丹波
历世达赖、班禅敬献中央政府的礼品主要珍藏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民族文化宫和雍和宫。礼品数量巨大,种类繁多,仅民族文化宫就珍藏有各类礼品800余件(套),其中清代礼品有40余件,它们既有反映藏传佛教文化艺术博大精深的宗教器物,也有反映雪域高原丰富物产和人民勤劳智慧的生产生活用品。今天,这些礼品已成为见证历史的最好的文物精品。
清 西藏 银酥油灯 高14.5厘米 最大直径12厘米 重215克 银质
十三世达赖喇嘛敬献清政府
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敬献清中央政府和皇帝的礼物工艺精湛,寓意深刻,是反映西藏和清朝中央政府关系的宝贵实物资料,是具有极高艺术鉴赏价值和研究价值的文物珍品。
藏传佛教兴起于公元10世纪。在我国主要流传于藏、蒙古、门巴、裕固、土、纳西、普米等民族地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两大活佛转世系统,经历代中央政府册封,确立其在政治、宗教中的地位。
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两大弟子。公元15世纪格鲁派形成后,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成为藏传佛教中实力最强的教派。达赖、班禅世代以活佛转世传承延续,形成了格鲁派中两大活佛系统。“达赖”是蒙古语,意为“大海”,“达赖喇嘛”意为“德智广深如海无所不纳之上师”,在藏传佛教界被认为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班”为梵文“班智达”(学者)的略称,“禅”,藏语意为“大”,“班禅”即大学者之意。“额尔德尼”,满语,意为珍宝,在藏传佛教界被认为是无量光佛的转世。清统一全国后,第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于顺治九年(1652年)进京朝觐,次年返藏途中,清廷正式册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并赐以金册、金印(金册、金印现藏西藏拉萨罗布林卡)。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第五世班禅罗桑益西被康熙帝正式册封为“班禅额尔德尼”,亦赐金册、金印(现藏西藏扎什伦布寺)。自此,清朝中央政府正式确立了达赖、班禅在西藏的政治、宗教地位,以后历世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和地位,必须经中央政府册封才得以确认,成为一项历史定制。公元1792年,乾隆皇帝为体现中央权威,维护国家统一,清除在确认活佛转世灵童上的种种弊端,特别创立“金瓶掣签”制度,特颁赐金瓶二尊于拉萨大昭寺(后移布达拉宫)和北京雍和宫。规定凡西藏、蒙古大活佛圆寂后对寻访到的若干候选灵童,要由各呼图克图和驻藏大臣在大昭寺释迦牟尼像和僧众面前举行掣签仪式,从中选定一名作为转世灵童,再经中央政府审查批准后,依宗教仪轨举行坐床典礼,这一制度颁行后成为沿用至今的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并受到了广大僧俗群众的拥护。
达赖和班禅活佛的转世是经中央政府册封和认定。作为地方领袖,为了表示对大皇帝的恭顺臣服,他们每年都按例向皇帝上书请安谢恩,汇报自己的从政从教及执行中央政令的情况,并沿袭元、明两朝的做法,派遣使团向皇帝进贡。清初期,这种进贡的次数并无定制,直到清雍正初年方规定达赖、班禅分两班隔年轮流遣使进贡,后又改为各隔两年派使进贡一次。遇有朝廷庆典、皇帝万寿等节日,还要特别呈进丹书克及贺礼。他们以敬献礼品的方式来增进西藏上层人士与皇帝的感情和对国家的认同感,密切了君臣关系。
西藏宗教领袖们所进贡贡物皆为当地土特产,有五色哈达、银曼达、七珍八宝、八吉祥、佛像、金字经、银塔、银轮、杵、瓶、红花诸物。贡使堪布亦附贡哈达、铜佛、数珠、红花、藏香、氆氇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