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陶瓷 > 景舟石瓢带热陶刻艺术市场(组图)

景舟石瓢带热陶刻艺术市场(组图)

2015-08-03 14:34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相明石瓢壶。资料图片

相明石瓢壶。资料图片

行业▷▶

紫砂陶刻与制壶工艺一脉同源

“陶 刻既是物质产品,也是精神产品,它与诗、书、画等相互交融,具有浓厚的文化味和书卷气,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鉴赏需求。”青年书法家、广东省书法评论家 协会副秘书长王祥认为,陶刻与陶艺在同一载体上的共融共生、相得益彰,是前者受到藏家不断重视、最终自成体系的主要原因。

根据中国 宜兴陶瓷博物馆原副馆长、知名学者王涛的研究,与青铜器、钟鼎、石刻、木雕、牙雕、漆器、玻璃料器等艺术门类相比,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镌刻是陶器。陶文 字的产生,虽然比甲骨文还早一千多年,但是,紫砂陶的陶刻成为一门独特的陶饰手法获得广泛认同,却是在宋代以后。

“因为到了明代中 期,现代概念的紫砂壶制作才开始进入真正的极盛时期,当时名手辈出,在壶上镌刻的匠师也相继问世。如学界公认的紫砂壶鼻祖,就在壶上镌刻落款。再如制壶名 师时大彬,后期制作的紫砂壶既有座右铭式的诗文和格言出现,也有自己镌刻的金石作品。”王涛指出,清末发展到制壶店商专业聘请当地文人兼职陶刻,由于良好 的书画金石功底,他们笔法技艺堪称一绝,风格纷呈,讲究布局,雅俗共赏。如宜兴知名书法家邵云如,他经营陶业,使宜兴紫砂陶刻形成有“刻字先生”一说的专 业社会职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也较高。商业行为和一定的经济手段,也影响了紫砂陶刻的需求不断扩大,除名人名壶之外,大宗产品也时兴刻字、刻画。

陶 刻(或瓷刻)的工艺属性不同于其他雕刻工艺,是在陶瓷坯体未烧成前而为减法的手工装饰工艺,用刀和刀法与金石篆刻等在不同固体上的雕刻完全不同。王涛指 出,坯体似坚却脆,笔触连接缓在前,笔锋修饰而成。一般从事印章、牙雕、石雕、玉雕、金属雕刻的专业人士,虽有基础,转刻陶刻有一个转换和适应的过程。

当代陶艺家沈汉生则指出,自清代的陈曼生开始,越来越多的文人书画名流直接参与到了陶刻艺术创作当中,使陶刻艺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陶刻艺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真正形成了陶刻艺术自身完整的体系和特有的艺术形式。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