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 纳尔所处的19世纪和20世纪上叶,正是艺术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日新月异之时。早期受印象主义、象征主义、日本浮世绘影响,后来逐渐摆脱上述影响独立成 体。一种何时何地一看便知的博纳尔的风格,几乎的60年如一日地锁定自己的绘画主题。他漫步于自然,关注着平淡无奇的生活,以其特有的直觉情感来感受周围 世界,并儿童般纯真地倾诉在他作品中的每一笔触、每一块色上,他说过:画家要学会用眼睛去创造,这种观察方式是游动的、变幻不定的;感觉与对象并没有什么 细微差别,如果你对眼前的事物很着迷,那么你就会很自然地把它表现在你的画里。博纳尔创作手法独特,决不照搬生活,而是凭记忆和草图来决定选题,可以说, 他的每一幅画都承载着生命中的激动,体现着物我合一的亲切。博纳尔最拿手的还是对色彩的驾驭,他的色彩有客观的印记,更多的是主观的表达、个人的偏好,而 且随心所欲,真正做到“似与不似之间”,他设色零碎、反复涂抹,效果却斑斓绚烂,把色彩的和谐性、对比性、音乐性、神秘性发挥到极点,仅凭这就足以让博纳 尔屹立艺术之林。他对几何形、平面形的巧妙运用,也增添了博纳尔作品的现代味。博纳尔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着周围生活与内心感触的形与色,一生如一地坚守自 己的阵地,用一种适合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实现自我。他一高昂、从容的精神,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他没像印象主义过分地描摹自然,却从中学小了色彩 分析,也没模仿凡高气质的强烈运动色彩旋涡,却把色彩发挥得淋漓尽致,更没像高更借用遥远的太平洋神话,却一样可以任意安排主题和运用想象。当现代主义来 临时,生性安静的博纳尔没有慌张地改弦易辙,由于他没有投身这场轰轰烈烈的艺术革命,被当时的评论家、画家误解,冠以“无精打采、意志薄弱”。而博纳尔却 以无比的坚强一直顶着压力,坚持自己的艺术信念,这决不是保守而是保持一份自我的努力、一份清醒,事实上他一生不断潜心探求,他说:“我只是探寻自我,我 不属于任何流派。”在那“旧貌换新颜”的年代,这样做需要何等毅力,正是这执著的坚持,完成了他的2200幅油画、众多版画、素描作品,才使博纳尔坦然步 入20世纪艺术大师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