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和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文房清供的制作种类趋于多样,工艺更为繁杂。明清之际,特别是长江以南的苏州、杭州地区市井繁华,商铺林立,充分的商业竞争催生了成熟的手工工艺。对于精美的文房清供,不仅文人墨客、巨贾豪客竞相追捧,朝廷上下更是推波助澜。
明代文房清供种类繁多,分类芜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可涵盖古人书房中所有的家具陈设,甚至包括张挂的书画。狭义的主要是案头家具。如插屏式案屏,适宜放在书房桌案上,除了体积小,与大型座屏的构造别无二致。两个墩子上竖立柱,中嵌绦环板,透雕斗簇C字纹,站牙与斜案的披水牙子上也锼刻C纹饰,屏心嵌镶大理石彩纹板。案屏最小的是画案上陈放的砚屏,为墨与砚的遮风,尺寸通常在10厘米至20厘米之间。
再如提盒,古代的提盒主要用来盛放食物酒茶,便于出行携带。至于明代文人所钟情的用硬木制作的提盒,它不是食物盛器,而是用来存放玉石印章等小件文玩的。其置放在文房案桌上可作为摆设欣赏,是文人墨客的至爱。提盒通常有二撞提盒与三撞提盒之分,四撞提盒极少,长宽高尺寸多在二三十厘米。
又如官皮箱,它不为宦官人家所特有,也为平常人家常备之物,形制尺寸也大同小异,一般顶盖下有平屉,仅两扇门上缘留子口,用以扣住顶盖。顶盖关好后两扇门就不能开启,门后设有抽屉,底座锼出壶门式轮廓,并刻上卷草叶纹。需要说明的是,官皮箱在平常人家用来存放女眷饰品,而文人墨客就用来收纳玉器、象牙等文玩。无论提盒还是官皮箱,因常需开闭移动,工匠往往会在其转角处包裹上薄薄的铜片,年代既久,磨洗发亮,越发显得古朴典雅。四角古铜色的小铜片与提盒的硬木花纹相映衬,构成一种低调的奢华。
清朝康雍乾三代,其清供制作规模之大、数量之巨、形制要求之高之精可谓空前绝后。如乾隆三十五年内廷档案“匣作”记载,所列配匣文具有“白玉佛手笔掭一件,腰元洗(配木座),青花白地小水丞一件,青绿蛤蜊笔掭,青玉瓜式水丞,白玉双鱼洗,掐丝珐琅水注,霁红笔洗一件,青绿马镇纸,青花白墨罐一件,哥窑小笔洗一件,白玉合卺觚,配得合牌座样持进,交太监胡世杰,交淳化轩续入多宝格内摆”。由是可见,清代内廷文房清供均按不同功用分别命名,其质地种类多样,制作要求精奇。其中如笔筒、笔架、笔洗、砚屏、水丞、水注、墨床、镇纸,以及几案、官皮箱、多宝格和宝物箱等,一方面可供宫廷殿内陈设,另一方面也为宫廷上下实用而鉴藏,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品位自然难以计量,加之宫廷制作,造型典雅、工艺精湛,凝聚了那个时代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