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阮振亚
笔筒是古代文人墨客们案头工具中不可替代的美器。有说我国五代、宋代就有了笔筒,但从实物和文献两方面看,笔筒应该出现于 明代中晚期,很可能始于竹笔筒。明以后,笔筒成为了中国置笔的主要用具。明代文人朱彝尊曾作《笔筒铭》云:“笔之在案,或侧或颇,犹人之无仪,筒以束之, 如客得家,闲彼放心,归于无邪。”到了清代及民国,瓷笔筒成了各种材质笔筒的主流。
这是一件汪野亭款浅绛彩山水笔筒(图1),通高 10.2厘米,口径6.5厘米。笔筒上是一幅春景山水图,近景是一山峰,中景是一临水山坡,坡上数间茅屋,屋后一片青翠的竹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 竹”,这是文人雅士的境界。远山在云雾中时隐时现,一农夫担水而归,湖畔泊一扁舟于湖面上,三艘渔船遥相呼应,充满了生活气息。画上题句为:晚峰晴露巅, 野亭汪平写于昌南。语出元代高克恭五言绝句《种笔亭题画》:“积雨暗林屋,晚峰晴露巅。扁舟入蘋渚,浮动一溪烟。”后盖“汪”字朱文印。笔筒为玉壁底,底款:“平山”红色朱文印。
汪野亭(1884年至1942年),名平,字鉴,号平山、平生、老平、垂钓子,亦号传芳居士,平山草堂主人。江西乐平县人,珠山八友之一,近现代著名绘 瓷艺术家。工花鸟、山水。在绘瓷技法上,采用油料,以水粉敷色,作品别具一格。他的山水画一直为后人所重,足足影响了半个多世纪。他的浅绛彩作品应在 1905年至1925年之间。之前、之后都基本上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