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陶瓷 > 残片:古瓷入门金钥匙(图)

残片:古瓷入门金钥匙(图)

2015-09-14 13:16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从整器收藏到残片搜集

谢伟垣是广东最早建立私人博物馆的民间收藏家之一。早在2001年,他就率先在广州番禺创建了以其企业命名的明珠博物馆。

谢伟垣从1983年就开始接触收藏,有着丰富的收藏经验和成功经历:2004年,他在北京国子监学习古陶瓷知识,受业于多位知名教授;并于2010年在北京 清华大学学习艺术品投资与鉴赏高级研修班课程,历时两年;2012年,还通过了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陶瓷器”鉴定师考核,近三十年来到江西景德镇学 习访问十余次。尽管在国内陶瓷收藏界早已名声显赫,但是,谢伟垣一直还是把自己称作“业余玩家”。

他能回忆起来的最早的购买经验是 在番禺老家附近的小公园旁边,每逢周末就有一些搞垃圾回收的商贩挑选了一些他们认为比较有价值的东西出来卖。那时,才二十几岁的谢伟垣就对一些旧瓷器发生 了兴趣,虽然每个月的工资不过44元,但是,他还是愿意花几块钱抱一件自己喜欢的瓶子、罐子回家。

玩着玩着,身边不知不觉就有了一 帮和自己趣味相投的玩家朋友。不用上班的时候,他们就常常结伴一起学习交流,甚至到外地的陶瓷市场去“淘宝”。上手的东西多了,自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再 加上不断参加各种专业课程班学习,与业内资深专家和陶艺家接触,他对中国的陶瓷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直到1995年后,随着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兴起,各种古陶瓷仿制品开始大量出现和泛滥交易。谢伟垣逐渐意识到,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整器必将越来越难玩——价格高、风险高,还不如搜集和整理一些残片。

“残 片虽然有考古和科研价值,但投资价值却不如整器,因此买的人不多,价格行情一直比较低。”谢伟垣坦承,在初时,高古瓷的残片都是以一堆多少钱来算的,很多 非常珍贵的瓷片,也就是几元钱一片。直到最近几年,才有一些社会资本介入到这个领域,但是整个残片市场的行情还是远远不如整器,几万元钱一件的残片,已经 是精品中的精品。但若以几万元去买一件整器,不知道能买到什么值得拿出来炫耀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他能搜集到逾10万件古瓷片标本的主要原因。

残片研究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事实上,谢伟垣并不是广东省第一位建立古瓷标本博物馆的民间收藏家。

早在2003年,另一位广州本地的大收藏家、广东省文物艺术品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楼钢,便与其老师——中国古陶瓷学会终身名誉会长、厦门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叶文程先生在广州创建了中国第一家古陶瓷标本研究中心。

据楼钢介绍,该中心收集了中国历史上从汉代到明代的80多个窑口的4万多件古陶瓷标本,涵盖了不同类型不同年代的各种标本。

和谢伟垣一样,楼钢在十几年前开始介入残片的搜集、收藏和整理,也是因为它们的价格比较低。譬如,他买过一只青白釉的高足杯,就是因为杯口存在损伤,其他藏家看不上,卖家不得不以很低的价格来脱手。

“不 要轻视一件小小的残片,其实这里头隐藏的信息量非常大。”谢伟垣带着记者在他的古瓷标本博物馆一边看一边说,这恰恰是我们初学者进入古陶瓷这个大殿堂的一 把金钥匙。“以目前的市场环境来说,初学者不可以以低价在古董市场上淘到什么真东西。而政府办的博物馆里边,最珍贵的往往被束之高阁,一些没那么稀有的虽 然会展示,但对一般的观众,绝不可能让你近距离上手。。”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