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在继承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神采(组图)

在继承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神采(组图)

2015-09-15 08:10 文章来源:东方艺术网  作者:陈师超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行而深稳,遍润不遗

——陈师超书法述略

顾亚龙

师超于汉隶及章草下了不少功夫。他与大多数书者一样,从对书法的认识层到具体的实践层,都经过了一个较长时间的渐变过程,从而达到质变。正式这个转变,使他在书法方面获得了可敬可贺的成就,其作品连续入选第七、第八、第九届国展并获奖。

至于如何欣赏一个书家的作品,我总是觉得应从其书作的字里行间里去捕捉作者的精神气质,感受写者的生命力量与艺术情怀。因为书法是人的精神物化,亦是人生价值取向的反映。古人云:“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我读师超的书法就有这样一种感觉。


陈师超书法

牟宗三先生有“遍润不遗”的哲学命题。这虽是从心体和性体感悟出的普遍的人性价值立场,但如落实到符号学中,对应我们的书法,同样也会观照出“遍润不遗”的特征。师超擅长行书,赏读他的的书作,便马上想到牟先生的命题。由此再拓展一层,其行而深稳的特征也即跃现。当然,师超的书法可以以不同的角度进行观照,但我认为,用“行而深稳”或许更加贴切些。天行健,流美而静穆,可为乾天坤势之象,也可为书法之大象。历代书家,他们的实践历程,或不出此一格方最具典范性格,而当代不少书家仍然沿这一条道路走,亦清晰可辨。书法不是由文字的拓展铸就其魅力,而是通过文字的限制与制约来显示其艺术的光辉,在这一点上,它与格律诗的平仄与韵格相仿。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