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画家与画商的爆裂关系

画家与画商的爆裂关系

2015-09-17 08:51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本报记者 钟迪 北京报道

“一位是投入巨资的画商,一位是国家画院的院长,合作八年的恩怨情仇,一纸诉状,可否了结上亿纠纷?”知名学者吴丹红是参与一起画商与画家纠纷一案的一方代理律师。他认为,“书画市场,鱼龙混杂,著名画家身价如何从每平尺六千元涨到每平尺十五万?这个案例或许是揭开庞大的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冰山一角的钥匙。”

这起纠纷的双方主角分别是国画大师范扬,投资商南京澄怀美术馆馆长吴立平。

吴立平,南京一位投资商;范扬,原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现任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昔日奔赴共赢的盟友而今为何反目。由于此纠纷还待法庭审理,在此避开双方矛盾集中点不谈。但从事件的起因与演变中可窥中国书画投资交易状态一斑。

“战略合作”模式

吴立平与范扬在2007年12月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双方约定范扬委托吴立平为其处理艺术品推广及协助等日常服务工作。相应的,范扬每年底给予累计不低于500平尺的作品作为费用支付,最初约定两年合作期。而最终,持续八年之久的合作关系却最终以走上法庭而终结。

说起荣宝斋,中国的书画市场并不陌生。

荣宝斋坚持“以文会友”的经营模式,搭建起书画家与收藏家之间的桥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荣宝斋预感到中国艺术市场将火,于是在全国各地收画,他们选择了范曾,并将其早期作品包下来。后来,荣宝斋每年一度展出范曾作品。2009年的范曾画展,参展作品卖出4800万之高。荣宝斋与范曾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现在较为广泛的画家与投资商之间的投资模式。

吴立平本人是学艺术出身的,198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系。毕业后从事外贸工作10年后,辞职自己创立会展公司。恰逢上世纪90年代会展刚兴起,而中国的画廊业与收藏机制也刚起步。当时的中国书画市场,正处于第一个高峰期,书画的价格在当时以几何级数的成倍递增的速度上了一个新台阶。十余年外贸和会展的工作经历,让吴立平看到了这块市场的升值空间。

2005年,正是书画市场的一个降温状态,比起2003年、2004年书画市场的疯狂,这一年算是走入低谷,大家都对艺术品比较冷静,对画家的选择和认识度都比较严谨。

而就是在这一年,吴立平在朋友的聚会上与范扬结识,并且聊得很投机。据吴立平回忆,结识之初正是画家范扬的动荡期,他辞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一职,正在办理往北京的调动。因为收藏爱好,吴立平当时以大约4000/平尺购买了范扬几幅作品,此后二人一直保持来往。

6000到15万,画价飙涨?

2005年也正好处于中国书画市场的第二个高峰期。这个时期书画市场上海派、浙派、金陵和长安画派的作品备受地域内买家的追逐。当时有很多企业家喜欢艺术,却不太了解收藏,虽然有经济实力去收藏却不能真正去了解有价值的艺术品,他们缺乏专门的渠道去打入这个圈子。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