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杂项 > 闺房之物粉盒留香(组图)

闺房之物粉盒留香(组图)

2015-11-02 12:14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宋  湖田窑青白釉南瓜形粉盒 

宋 湖田窑青白釉南瓜形粉盒

战国时期的女子已开始铅粉扑面、黛黑画眉把自己变媸为妍。宋玉《大招》中即有“粉白黛黑,施芳泽只。长袂拂面,善留客只。”之说。《韩非子》也云:“故善毛嫱,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当然,最有名的话还是出自《战国策》中那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可见在古人眼中,化妆是件重要的事。

化妆就要有化妆品,就要有装化妆品的容器。古代的化妆品不像如今的化学制剂,它们更多是生活用品的衍生。比如最早出现的化妆品是妆粉,有两种成份,一种以米粒研碎后加入香料而成,故粉字从“米”,从“分”;另一种是糊状的面脂,俗称“胡粉”,因是化铅而成,也称“铅粉”,古人有铅华之说。铅华的美,是素净的美,是来自于生活的美,早期的粉盒便是这一种素净。虽然它们更像生活用器,甚至有些粗糙,但这丝毫不妨碍它的古朴之风。

唐代女子都很讲究面部的装饰打扮,妆粉中已经出现了鲜艳的色彩,比如红色的胭脂,以渲染健康的皮肤颜色,类似今天我们用的腮红,唐诗有“三千宫女胭脂面”的盛景。夏天出汗时,妆粉会沾染衣裳,即所谓“红汗”,自是香艳许多。妆粉美艳了,粉盒要锦上添花才是。此时,粉盒已精美很多,也普遍很多了。唐代瓷器兴盛,粉盒以瓷质的为多。唐代南北的各个窑口均有烧造,有青瓷、白瓷、青白瓷、青瓷褐彩等不同颜色。施了三彩釉的粉盒,更是精妙,与女性化妆时白粉作底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宋代,女人们的妆粉出现了新面孔,一种由益母草、石膏粉制成的“玉女桃花粉”,单听名字已美艳十足。讲究的宋人还将妆粉制成特定形状的粉块,有圆形、方形、四边形、八角形和葵瓣形等等,上面还压印着凸凹的梅花、兰花以及荷花纹样,很是文气雅致。粉盒自然也不能落俗,其设计和制作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大多质地优良,做工精巧,光照见影。瓷粉盒,尤其是青白瓷粉盒产量众多,越窑、定窑、磁州窑、景德镇窑等窑口均有生产,造型和纹饰也极其丰富。又以越窑青瓷粉盒最为著名,器型新颖、纹饰华美、工艺精湛。宋朝以后随着印泥的出现,粉盒转为历代文人所喜爱,于是又兼有了印泥盒的功能。浸淫了文人气息,粉盒自然也雅致起来。

明清时期,在都城老北京,妆粉贵气十足,流行珍珠粉和玉簪粉。珍珠粉多是在普通妆粉中加入了紫茉莉的种子粉末,紫茉莉原产于南美,明清时期传入中国,种子呈白色,味道很香,有点像珍珠,所以称珍珠粉。至于玉簪粉,《红楼梦》中便有记载,是将妆粉填入玉簪花苞中储存一段时间,再蒸制成粉。妆粉贵气,粉盒的工艺也更加复杂,以瓷、玉为主,同时也使用金属、珐琅、漆器等稀有材质,这就使得其中的精品非常难得。进入紫禁城中,为皇帝、妃子所用的粉盒,自然更是皇家气象。不仅造型丰富,有圆形、椭圆形、方形、四边形、六角形、八角形、葵瓣形、仿瓜果形等;而且质地多样,有蚌、石、瓷、铜、金、银、珍珠、琥珀、玳瑁、玉、玛瑙、漆器、水晶等,形态各异;装饰手法也是花样翻新,镂雕、螺钿、掐丝、簪花、彩绘、剔花、堆塑、印花,不一而足;粉盒上面的纹饰应有尽有,花卉、飞禽、游鱼、风景、人物……异彩纷呈。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