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收藏快报
继2015香港秋拍之后,自本月中旬开始,由中国嘉德、北京保利等领衔的中国内地拍卖行,纷纷开启秋拍大幕。从近期媒体关注来看,在今年香港秋拍进一步走低的影响下,内地秋拍市场整体形式依然不容乐观,“减量增质”成为各大拍卖行遵循的共识,但能否真正迎合买家口味还需成交数据来进一步证实。
据上海媒体报道,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嘉德2015秋拍上海站巡展中,中国嘉德书画部总经理郭彤表示,“本次秋拍嘉德主要以减量增质,提高日场的有趣程度,同时保证夜场百件作品的质量为主要策略。”而北京保利书画拍卖部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今年保利秋拍的书画作品拍卖数量会减少。笔者注意到,在今年中国嘉德秋拍中,有着内地书画风向标的“大观夜场”就推出了潘天寿的两件博物馆级巨制——作于1961年的《朝霞》与作于1964年的《劲松》,此外还有李可染的《万山红遍》,而北京保利秋拍也将有一件李可染的巨制《昆仑雪山图》亮相,此外傅抱石的两件重要作品——《画云台山记图卷》和《画云台山记设计图》也将亮相。
事实上,不止北京的大型拍卖行奉行“减量增质”,国内其他中小型拍卖行同样如此。有广东媒体报道显示,今年在整体市场清冷的环境下,广东当地的拍卖行不约而同对此次拍卖板块进行大调整,减量、精选亦成为主旋律。如广东崇正今年秋拍调整缩量,“可能数量会减少,质量则有提高”。该公司总经理许习文曾向媒体透露,针对当代书画板块只会挑一些性价比比较强的上拍,“对部分期待过高的,我们就尽量少上。”此外,还会取消部分专场,例如家具等。
对于拍品数量的减少,中拍协副秘书长欧阳树英表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拍卖企业主动提质减量的因素,也有市场环境变化的原因。”
笔者以为,从各大拍行秋拍纷纷“减量”的调整动作看,处于艺术品市场信息集散核心位置的拍卖行,对今秋市场的预期势必有着更为深入的理解;而从“增质”的力度看,也可看出拍卖行为寒意中的秋拍送出的“暖意之举”。然而,“减量”势必会损失一部分藏家群体的参拍热情,“增质”能否弥补这份损失,还需要看是否符合买家“口味”。此次内地拍卖行策略调整效果究竟如何,只有等到拍卖结果出炉再进一步验证了。(王国良)